末世凤凰 清慈禧太后叶赫那拉氏(第4/9页)

慈安虽然诸事放手,但眼见慈禧掌权日久,日渐不把自己放在眼里,就适时出山,拿出祖宗家法来要为同治大婚,同治大婚之后,她就要拉着老伙伴慈禧跟她一起还政皇帝,回后宫静养了。

在小皇帝的人选上两人又有不同意见,慈安选中的是崇琦的女儿阿鲁特氏,阿鲁特氏出身门第高,祖父做过首辅,外祖父是郑亲王端华,父亲又是旗人中唯一的状元。慈禧却不以为然,她觉得慈安又是拿这事来宣扬“门第重要性”,虽然她和慈安同是道台的女儿,门第却大不同样,慈安能做上皇后,除了她本人的手段外,家世也占了很大的便宜。慈禧的祖父却是罪官,活得艰难,父亲好不容易挨上道台之职就完了。慈禧看中的是员外郎凤秀的女儿富察氏,她不乏私心,家世门第高的正室儿媳妇,未必会把庶出的婆婆放在眼中。《红楼梦》里,王熙凤连正经婆婆邢夫人都不放在眼里。当然,慈禧也自以为很替儿子着想了,阿鲁特氏年纪比同治还大,长得又不美,家世又太强,夫妻一定不会和美,富察氏年轻貌美,性格温柔,同治一定会喜欢。

可偏偏同治不买她这份好意,他在大事小事上都只听慈安的,几年前慈安为了打击慈禧的气焰,就和同治联手恭亲王把慈禧的心腹大太监安德海给杀了,慈禧只有暗恨在心无可奈何。这次他也毫不犹豫,选中了慈安的候选人阿鲁特氏,慈禧的候选人富察氏只封为慧妃。

阿鲁特氏果然如慈禧所料的一样不易驯服,慈禧借碴生事打鸡骂狗,处处跟阿鲁特氏过不去,同治只要去过皇后宫,必然会被她找来骂一顿。同治反而起了逆反之心,跟阿鲁特氏感情更好了。但是慈禧不许他去皇后宫,他又不愿意去慧妃宫中,干脆后宫全成了摆设,同治溜出宫去走花街柳巷,闹同性恋,很快就染上恶病,一命呜呼。

同治变成这样,做婆婆的自然迁怒于儿媳阿鲁特氏,甚至在同治病重之时,还在他的榻前对阿鲁特氏非打即骂。阿鲁特氏忍无可忍反口相讥:“你也留点体面吧,我好歹还是从大清门抬进来的人呢。”

打人不打脸,骂人不揭短,慈禧一辈子最大的心病就是她是妃子出身,被阿鲁特氏当面揭短,这下可不得了,闹得翻天覆地不可收拾,同治的病被她这么一激一闹,急剧恶化,几天后就去世了。

同治无子,他这一死慈禧立刻找慈安商议,绝对不能找个下一辈溥字辈的继承人,这样一来,同治的皇后阿鲁特氏就成了皇太后。阿鲁特氏那句被迫用来自卫的“从大清门抬进来的”,就成了慈禧拿来刺激慈安的利器。慈安也是妃子出身扶正的,也没享受过“从大清门抬进来”的荣耀,这话得罪慈安,比慈禧更甚。一旦阿鲁特氏做了皇太后,她这个正经“从大清门抬进来的”正室皇太后,立刻压得两个妾室出身的太皇太后面目无光了,而且执政的,也必然会是她这个正经的皇太后,没慈安慈禧什么事了。

慈安又和慈禧站在了一起,她们谁也不愿意再看到一个牛高马大的正室皇后在自己面前晃悠,“载”字辈年纪小又属皇族近支的选择范围本就小,就这么跳过年纪稍大的恭亲王的诸子,而醇亲王的儿子、慈禧的亲外甥、才四岁的载湉就成了新皇帝,即光绪皇帝。

阿鲁特氏就这样成了慈安的弃子,一个月后,被迫自杀。

光绪进宫,慈安不改旧习,继续以怀柔的办法企图控制小皇帝,光绪想家了、被骂了、哭了、闹了,一定是慈安第一时间跑去安慰示好,横竖她闲着没事,既不用批奏折也不用对付臣子们,有大把时间哄孩子。

但是光绪六年,慈安死了。慈安的身体一向很好,反而是慈禧一向体弱多病,尤其在光绪五年至六年,慈禧病重,数番召天下名医诊治,四月份宫中传出消息,说是太后去世,大家都以为是慈禧,谁知道慈禧从帘后出来,去世的竟是慈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