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凌空 女皇武则天(第4/8页)

显庆五年,高宗李治因患风疾,不能理政。这也可算是李唐皇族的家族遗传病了,从历史资料来看,李唐皇族明确记载起码有七位皇帝患有此症,即高祖、太宗、高宗、顺宗、穆宗、文宗和宣宗。高宗第一次发病,是在显庆五年,发病时晕眩耳鸣不能视物,甚至头痛如裂。病成这样,繁重的日常政务处理自然也就难以为继。而此时长孙无忌专权的情况犹过不久,他不能完全相信臣下,而皇太子弘虽然名义上已经加“元服”行成人仪,并行监国,但只是一个名义,李弘小朋友当年才八岁,正好是现代开始读小学的年纪,能把一个国家交给他吗?

那么,交给孩子的妈,自己的妻子,则是一件可以放心的事。咱们事后的人当然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但是在当时看来,历代后妃干政的虽然多,但都无碍大局。不过是在皇子或者皇帝小的时候掌一下权,等皇子长大了,当妈的愿不愿意都会归政,只不过是看活着归政还是死了归政,做儿子的总归活得比老娘命长。基本上后妃当政,国家不乱,皇嗣仍然传递。而权臣干政,则很有可能导致改朝换代。

自汉朝结束到唐朝建立以来,数百年间,大部分都是权臣咔嚓了皇帝取而代之。远的不说,就说近的,隋文帝是北周的权臣做了皇帝,他老李家大唐皇朝开国皇帝李渊,也是从隋朝的大臣起家的。所以他防长孙无忌,但不会防自己枕边的老婆,孩子的妈。

别说李治这么想,就算是闹出武则天这种千古一帝的事之后,唐以后的朝代里,仍然有许多皇帝愿意把权力交给自己的老婆去代管,这是后话。

龙朔二年,在发生上官仪事件之后,高宗每天上朝视事时龙座后都多了一道帘子,武则天隐身其后,仿照隋文帝上朝独孤皇后在旁的前例,甚至更进一步,从殿后走到殿上去了。

在皇帝活着的时候,皇后就参与朝政的也有,公然走上朝堂,则是从武后开始。帝后共同临朝听政,这旷古未有的场面轰动了天下,从此,“二圣临朝”的时代开始了。

当武则天以为对手已经全部消失的时候,忽然发现新的对手又出现了,这就是她的长子李弘。

皇太子李弘一直是作为皇朝的继承人来培养的,武则天开始对此并没有异议,而且还觉得非常高兴,毕竟李弘是她的长子。由于身体不好,高宗经常去洛阳疗养,每一次都是将军国大事都交由“太子监国”,让李弘留在京城。而由于李治反复无常的性格,和好色无度的个性,以及上官仪事件的发生,使得武则天从不敢轻易放松,让李治脱离自己的视线外。

由于种种原因,在此后长达十余年的时间里,武则天一直紧紧地跟着李治来回于洛阳养病,无意中疏忽了与长子李弘的培养感情。也许当时在武则天的心目中,自己的亲生儿子,自然是毫无异议地应该和母亲站在一条线上,然而她错了。

历史上凡是强势而获取权力的母亲,大多都同名正言顺应该得到权力的儿子不共戴天,哪怕是他们是亲母子,哪怕他们真的曾经相亲相爱过。而武则天同其他女主不同的是,那些太后多少是在丈夫死后才开始掌权的,而武则天在丈夫活着的时候就已经掌权了,武则天能够成为千古一帝,她比其他的太后走得更远,自然手段更血腥也更无情。

有时候我们不能用一个女人的眼光来看那些称制的女主,认为她们牺牲了亲情爱情是一种悲剧,做不成好妻子好母亲是一种遗憾,再成功也有亏欠。不,投身政治的女人们,只能用政治来看她们,不能用母性来分析她们,而应该用帝王心术来分析她们。如果你当武则天是一个皇帝的话,你就不会觉得她的行为有多么的令人吃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