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第4/6页)

王格东再次细细回味了一遍陈法医的分析,朝林杰点头道:“没错,老陈说得很对,有一点我们必须下定决心坚持,凶手一定是化工科班出身的!这个侦查方向决不能乱!”

“可是,甘佳宁前后几届的学生里,符合身高的全部排查过了,包括全国各地和国外的,都没有犯罪的可能。”林杰似乎依然不太相信这个并没有实质证据支撑的分析推理。

王格东咂巴嘴,道:“这只能证明,我们查甘佳宁的人际关系时有遗漏。这样,林队,你再派人从头查一遍她的所有人际情况,包括亲属、工作后的同事,甚至学校里的老师也再更深地问一遍。”

“好吧,我去办。”林杰回答得似乎有些无奈。

王格东也理解,案子办了这么久,他们连凶手的影子都没摸到,凶手当初电话挑衅的话语历历在目,在所有队员心里留下了阴影。更何况至今他们尚未掌握半点实质性的线索,所有的侦办方向全部是建立在这个没有实质证据支撑的假设推理上。

只要是假设推理,就不可能保证百分百的正确,连王格东自己也不能百分百肯定凶手一定是化工科班出身的,只是这种可能性比较大而已。

如果不是呢?

他不敢往下想,如果这个目前所有侦破工作的前提是错的,那么他们一帮人都在做无用功,而且这案子恐怕会成为永远的无头悬案。

他心中虽然觉得这几个死者都挺可恶的,但也罪不至死,他不会让这位嚣张的凶手逍遥法外,这在他感性和理性上都无法接受。

他理解林杰的想法,也明白目前刑侦队对这起茫然命案的懈怠,拖得时间久了,破案又迟迟没进展,每次有个可疑目标出现,没几天又排除了可能性,这对每位警察都是件很难接受的事。

目前要做的,是他自己的情绪一定要稳定,一定要乐观,才能鼓动刑侦队全员继续斗志昂然地追查下去。

王格东并不是个官场左右逢源的人精官员,他虽主管刑侦工作,但他知道有时候手下的队员并不十分听自己。

管治安的副局长和管经侦的副局长,手下人都随叫随到,十分顺从,因为这两个部门都是油水最多的岗位。

相比起来,刑侦这块的人员吃苦最多,有时候还要冒点危险,但他们除了日常的常规收入外,主要靠的是破案奖金了。

可王格东性格太过耿直,即便有时候也会对其他官僚卖点人情,但他也是适可而止,总想法设法保持他心中的“正义”,这与目前整个官场是格格不入的,这也导致了他并不讨上级欢喜,所以每次申请破案奖金,批到的总是三五万块钱,几十张嘴巴分,人均到手可怜,手下人颇有怨言。

相比隔壁市的刑侦副局长高栋,人家的队伍带得就靓多了,他岳父是市政法委的正书记,即便上级对高栋也是十分客气,加上高栋是省里有名的刑侦专家,破获大案要案无数,跟着他不但容易升官,而且他申报破案奖金,一批就是几十万起,手下人甚至比经侦队的都肥。

王格东正是因为过去与上级不睦,才在几年前被调到金县,刑侦队不是他一手带出来的。现在包括林杰在内的一帮人,之所以还是会尽心跟他办案,一方面是他的耿直个性也会得到底层部分警察的欣赏,另一方面,大家都知道王格东是刑侦专家,这几年凡金县出的刑事大案,没有一起不破的,即便人没抓住,也成功锁定了目标,成为全国通缉犯。而王格东每次都把功劳归给手下,刑侦队的也知道,他们老大升官有难度,但他们底下这些人,功劳积攒几年,升上去没问题,所以还是会听王格东的吩咐。

看到林杰疲倦的神色,王格东吸了口气,重新鼓足底气,笑着道:“林队,你是不是觉得这案子迟迟没进展,感觉破案无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