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辅佐她(第2/3页)

只是知道有处秘境是一回事,怎么进去又是另外一回事。

林间松涛阵阵,风声中似乎夹杂了些许人声。

谢荀眸光一凛,朝谢谨道:“大哥,有人。”

谢谨点头道:“暂避。”

二人各自往身上拍了张障目符,闪身避到一棵苍虬古松之下,借木属气息掩盖行踪。

片刻之后,两个少年一前一后走入塔林中来。却是洛子桑和八皇子殷无晦。

“殷公子,此处便是皇觉寺历代高僧圆寂焚化后,供奉其舍利子的塔林了。”

殷无晦望着眼前一座座灰白色的石塔,微笑道:“我听说仙门之中,有一项禁术,用阴沉木所制的棺材盛放尸体,再用舍利子镇棺,可保尸身永不腐朽,是吗?”

洛子桑眼角微抽,心说这个皇子怎么对这些阴邪之术门儿清。简直不像正经皇子,倒似个邪修。

只是到底顾忌着洛小家主的吩咐,不敢在面上显露出来。

他赔笑道:“呵呵,是听说过有这么一项禁术,不过失传已久。”

殷无晦看出他的敷衍应付,哂笑一声,也不点破。

两个少年在塔林中逛了一圈,游山玩水,走马观花似的,匆匆一游,复又飘然离去。

等确定二人远去后,谢荀才摘掉障目符,从树下显出身形来。

他盯着二人离去的方向,声音微沉:“大哥,方才那人,我之前在金陵见过。”

“洛家的人待他极为礼遇,我猜他应当便是当今最受盛宠的洛贵妃之子。此人的术法修为……有些邪气。”

谢谨亦从树下走出来道:“看来晚上得留宿一晚,再探探此间虚实了。”

二人回到前山,和妙芜汇合。

谢谨捐了香油钱,找知客僧要了三间厢房。

此刻,三人正聚在妙芜房内,互相交换了自己的发现。

其间妙芜说到洛子桑和殷无晦之间的对话,对话间提及此处皇觉寺能在十数年间有此发展,全仰赖寺中一位大师——怀慈和尚。

妙芜后来还稍微打听了一下这位怀慈和尚的来历。

据说这位怀慈和尚乃是半道出家。

原先皇觉寺还没有这么兴盛,周围人烟稀少,都是山林,附近的村民经常在林间布置捕兽夹捕猎。捕兽夹布得多了,附近村民进山砍柴时常有误伤。

皇觉寺主持仁善心慈,听闻此事后,便集结寺中武僧每日巡山,若遇见被捕兽夹误伤之人,也好及时施以援手。

这怀慈和尚就是这么被寺中武僧救起来的。他不是附近的村民,除了捕兽夹的伤外,身上还有不少致命的伤。且身无分文,无处可去。

主持可怜他,便收容他在寺中养伤。三个月后,他身上的伤好了七七八,主持便问他有何打算。

他伏拜于佛祖之前,说:“但愿忘却前尘,从此遁入空门,潜修佛法,以偿前孽。”

主持见他心诚,便将其收入门下,亲自为其剃度,赐法号怀慈。

谢荀默默听完,拿出一张空白符箓,提笔,刷刷两下画了一张符。

他提起那张符纸,轻轻一抖,符纸颤动,忽而蜷缩,片刻之后便化作一只黄色的蝴蝶落在桌上。

他提袖朝那蝴蝶挥了一下,轻呵:“去——”

蝴蝶拍拍翅膀,歪歪扭扭地飞起来,在屋中打了个转,总算稳住,轻飘飘地落于少年指尖。

妙芜奇道:“小堂兄,这是什么?”

谢谨道:“这叫‘庄周梦蝶’,是王家的秘法。本意是用来辅助冥想修炼,但亦可用于窥探他人梦境。”

“原来如此,”妙芜看向谢荀,“小堂兄你是打算探一探那怀慈和尚的梦境?”

谢荀将那蝴蝶收入袖中:“方才我和大哥在后山塔林中发现一处类似桃源的秘境。能在寺中建此秘境,非掌权者不能为。你既说现下寺中诸项事务实际上都是由这怀慈和尚操持,金陵皇室又突然出现在此处……我觉得周菱失踪一事,只怕和这两个人脱不了干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