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第3/3页)

虞笙想起了深宫里的林后,他那样一个清冷禁欲的美人,来热潮的时候是否也会和他一样如斯饥渴?

夏去冬来,院子里的梅花开了,晏未岚还是没有回来。

洪涝之后紧跟着饥荒和瘟疫,南方的情况越来越糟糕,稍微富裕的人家都拖家带口来了北方,也有不少难民徒步来到了京城。难民的数量越来越多,影响到了京城本地人士,后来皇帝下令关闭城门,只出不进,将千辛万苦来到京城的难民全部拒之城外。

无论外头是什么情况,京中高门贵族的生活还是一如往昔。虞笙真切地体会到了什么叫“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自从入了冬,虞笙就和晏未岚失去了联系。临近年关,大雪封路,外头形势又那么复杂,与一个人失去联系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可虞笙心情还是很差,天天愁眉苦脸的,人也跟着消瘦了不少。让他奇怪的是,虞策的情绪也不怎么样,往日潇洒不羁的风采不再,成日板着一张脸,饭桌上姜画梅多催了几次婚,他竟然直接放下筷子走人,最后被虞孟青叫住狠狠地责骂了一顿。

冬至那日,皇帝在宫中设家宴,尚在京城的宗室全部出席。虞笙作为人形相机,再次入宫,用他的画笔记录下这阖家团圆的一幕。

他坐在角落里,看着高高在上皇帝和林后相敬如宾的样子,总觉得异常的假。无论帝后之间有多少矛盾,在这种大场合还是得演一出夫妻恩爱的戏码,也是不容易。

一顿饭的时间根本不够虞笙画出一副皇室夜宴图。他看得比画得多,把夜宴的细节一一记下,回头再补充细节。

他正画着,一个小太监端着一杯酒走了过来,道:“虞小公子,这是舒王送您的。”

虞笙下意识地看向李栾,对方也正看他,举杯向他点头示意。虞笙移开目光,对太监道:“有劳公公,放这罢。”

虞笙饿了一晚上,现在需要的不是酒。就算要,也不能要李栾的——他要是爬墙肯定会被晏未岚打断腿。

没多久,又有一个太监端着一碗水饺来了。虞笙问:“这又是舒王送的?”

“回虞小公子,这是皇后命奴才送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