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声虫”竟然是一种怪虫

在今天的口语中,“应声虫”是指那些毫无主见,只知道一味应和别人、随声附和的人。但在唐朝,“应声虫”却是一种怪兽引发的一种怪病,而且这种病还很常见。这种病的特征是:患者腹内生虫;人说话,虫即小声应之。这种虫被命名为“应声虫”,这种病被命名为“应病”。

著名文学家张鷟的《朝野佥载》记载道:洛州有一个士人患了“应病”,去找当时的名医张文仲求医,张文仲苦思冥想了一夜,终于想到了一个法子,让患者拿着药书《本草》一味药一味药地念下去,结果念一味药体内就应一声,直到念出了那种怪兽害怕的药,不敢应声。张文仲立刻就把这味药制成药丸让患者吃下去,立马就痊愈了。不过这味药是什么,张鷟却没有记载。刘餗《隋唐嘉话》中记载的医官苏澄开出的药方跟张鷟的记载一模一样,都没有提到具体是哪味药可治此病。

到了宋朝,陈正敏在《遯斋闲览》中提到了这味药。陈的朋友曾经遇见过一个叫杨勔的人,此人就得了“应病”,一开始腹中的应声很小,几年后应声越来越大。有一位道士见了杨勔,吃惊地说:“这是应声虫啊!如果不治连你妻子都会传染上。你去读《本草》,遇到哪味药虫不答应的,服下就好了。”杨勔依言读到了雷丸这味药,应声虫果然不再应声,服下雷丸,“应病”立马痊愈。雷丸是味中药,主治杀虫,看来“应声虫”害怕的正是杀虫剂!

后来陈正敏游历到福建长汀,遇见了一个身患“应病”的乞丐,当众在街头表演腹中“应声虫”的应和之声。陈正敏出于好心,传授给他雷丸疗法,不料乞丐回答道:“我很穷,又没有别的技能,就靠着这个应声虫的表演求衣求食,您让我服雷丸,不是要砸我的饭碗吗?多谢您的好心,我还是不吃药的好。”这名乞丐居然奇货可居,把“应声虫”当做饭碗了。

正是因为“应声虫”的这个特点,后人就把随声附和的人称作“应声虫”,实在是太形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