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作孽”原来是指月食

“自作孽不可活”是指自己的作下的孽,想逃也逃不了,比喻自作自受。“孽”这个字很有意思,从这个字的字义演变可以看出中国古代严格的等级制。“孽”的本义是庶出的儿子,妾所生的儿子。树木旁生的枝条称“蘖”,比附于“蘖”,庶出的儿子故称“孽”。比如《史记》记载商鞅的身份即是“魏之庶孽公子也”。因为是庶出,不是嫡子,因此地位低贱,比如用“孽妾”来称呼地位最低的妾。由此又引申出邪恶、罪恶之意。

“自作孽不可活”是活跃在人们口头的日常用语,俗语,可是它的出处却是一个大大的雅语,因为它出自《尚书》,《尚书》的文辞向以古雅著称。在《太甲中》这一篇中,这句俗语的原文为:“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逭。”“违”是避开的意思,“逭(huàn)”是逃避的意思。全句意思为:上天降下的灾难还可以避开,自己作的孽却逃避不了。

《孟子·公孙丑上》一文中这句话则作“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意思更加清楚。

有趣的是,古人将月食视作“天作孽”。据《淮南子》记载:“月照天下,蚀于蟾蜍。”传说蟾蜍乃月亮中的虾蟆,喜欢吃吴刚砍伐的那棵桂树,因此古人用“虾蟆抱桂”称月食。唐代诗人卢仝有一首名为《月蚀诗》的奇诗,其中写道:“传闻古老说,蚀月虾蟆精。”又写道:“呜呼,人养虎,被虎啮。天媚蟆,被蟆瞎。乃知恩非类,一自作孽。”据卢仝所说,就像人养虎一样,上天谄媚的是虾蟆;又如同人养虎被虎吃掉一样,上天谄媚虾蟆,最终也被虾蟆吃瞎了眼。“天媚蟆”是天作孽,“人养虎”是人作孽。“天作孽犹可违”,因此月食不会毁灭人类;“自作孽不可活”,因此人被虎所食,就再也不能复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