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岁”到底是什么东西

我们的日常用语中常常说“谁敢在太岁头上动土”,意思是不要做不自量力的事情。但是什么是“太岁”,大概很少有人说得清楚,大家都把“太岁”当做一种迷信。

很多人认为《山海经》中记载的“视肉”、“聚肉”、“肉芝”就是太岁,具有“食之尽,寻复更生如故”、“食一片复一片”的特点,还引用郭璞的注释“聚肉形,如牛肝,有两目”,认为这就是太岁的主要特点和功能。其实这是胡扯,《山海经》从来没有说过“视肉”、“聚肉”、“肉芝”就是太岁,《山海经》中只出现过一处“太岁”的字眼,还是当做天体来说的。

原来,中国古代天文学测量木星绕日公转的周期是十二年,因此用它来纪年,称为“岁星”。岁星是掌管农业的星官,地位非常崇高。岁星(木星)自西向东运行,与黄道十二宫自东向西的运行方向刚好相反,天文学家便假设了一颗太岁星,与岁星的运行方向相反,以每年太岁星所在的方位来纪年,即太岁星一年运行到一个星座,十二年运行完十二星座。

从汉代开始,占星学家认为凡是太岁星神所在的方位和与之对应相反的方位,都不能进行建造、迁徙、嫁娶、远行之事,冲犯者必凶。

为什么说不能“在太岁头上动土”呢?古代占星学家认为,太岁星并非总是在天上运行,白天是在自己的地宫里休养生息,夜里才上天。这个地宫和天上的方位相对应,因此不能挖掘到地宫,否则就会冲撞太岁。作为太岁星神在地宫的标志,是一块圆团团的怪肉,当然更不能冲撞了。古籍中有很多见到这块怪肉因而遭祸的故事。唐朝段成式的《酉阳杂俎》中就记载了这样一则故事。莱州即墨县有个叫王丰的人,对太岁星的方位一说根本不相信,偏偏要在这一方位上挖坑,结果挖出了一个大如斗的肉块,蠕蠕而动。王丰害怕了,赶紧把坑填上,没想到肉块蠕动了出来,越长越大,一夜之间就把房子全塞满了,王丰全家数日之内暴卒,只剩下一个女人还活着。

太岁既然如此凶暴,元明时期的戏曲和通俗小说中就把凶恶残暴的人比喻为“太岁”,比如“花花太岁”,元末明初成书的《水浒传》一书将阮小二称作“立地太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