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戚”原来各有所指

亲戚就是亲戚,这个称谓在今天根本用不着解释,谁都知道它的意思。但是为什么叫“亲戚”,“亲”是什么,“戚”是什么,“亲”和“戚”又为什么连用,相信很多人都不清楚了。

“亲”指父母,比如说“双亲”,也可以单指父亲或母亲。“戚”就比较复杂了,《吕氏春秋》说:“何谓六戚?父、母、兄、弟、妻、子。”因此,“亲戚”连用,在古代大多用来指父母兄弟。《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封建亲戚,以蕃屏周。”封是封土,建是建国。同章中还说:“莫如兄弟,故封建之。”可见这里的“亲戚”一词是对周王兄弟的称谓。《左传·昭公二十年》载,伍子胥的父亲被楚平王囚禁,楚平王命他召来两个儿子,欲一并杀害,伍子胥的哥哥对弟弟说:“尔适吴,我将归死。吾知不逮,我能死,尔能报。闻免父之命,不可以莫之奔也;亲戚为戮,不可以莫之报也。”此处的“亲戚”即指兄弟,意思是兄弟被杀,你一定要报仇。清梁章钜的记载更加显豁:“曾子亲戚既没,欲孝无从。”此处的“亲戚”指双亲。

泛称内外亲属为“亲戚”也是从春秋时期开始的,不过使用得很少。《孟子·公孙丑下》:“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唐代学者孔颖达在《礼记注疏》中注解道:“亲指族内,戚言族外。”所谓族内、族外,当然是就男方而言,因此有“三亲六戚”的说法,“六戚”如上所言,“三亲”指父系、母系、夫(妻)系的亲属。“戚言族外”,因此皇后的亲属称作“外戚”。

类似的称谓还有“亲属”,原指六世以内的血亲,后来泛指有血缘关系或者婚姻关系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