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第2/6页)

一来不容易打翻引起火灾,二来还要可以烧油取烟。

墨是由炭黑和胶结合而成的,桐油烟就可以获取炭黑。

虽然日常的照明是很难获取足够整个部落书写的炭黑,还是要专门的烧油取烟。但是这是一举两得的事,何乐而不为。

至于凝固的胶则是用牛皮等动物皮熬制而成,鱼皮也能熬出非常好的胶,而且相对来说牛皮等动物皮,要比鱼皮用处更广,因此如果用鱼皮更加经济。

这也是杨易急着想要养鱼的重要原因之一,不仅能丰富大家的餐桌,还能利用它各个部位制作其他东西。

烟胶的配比自古都是不外传的秘法,配比同样会根据气候等不同有所调整,并直接决定墨的质量。

到加料步骤的时候,除了凝固的胶还会加入药材。

杨易目前不需要这么奢侈,相对来说会简单不少。

这些具体的技术性操作,包括后面的捶打、压模等等,杨易都是交给寒冰去研究实验。

寒冰对这些非常的感兴趣,而且他识字多,能力比普通人要强,自己就可以根据书籍去自行研究,不需要杨易在一旁指导。

让杨易也能撒手,不需要花费太多的精力在这里。

寒冰在研究出稳定性较强,书写顺滑且干得较快,符合书写标准的墨之后,杨易也开始了制墨坊的组建。

那个时候造纸也刚开始不久,正好可以同步进行。

真正开始大量制墨的时候,是需要建造专门的窑,这样才能获取更多的炭黑,用的是松材,制作出的就是松烟墨。

松木是他们常用的燃料之一,因此并不难以获取。

“一定要记得现在将松脂流掉,然后再进行砍伐,否则的话制作出来的墨会有渣滓,不好书写。”

这是杨易唯一叮嘱的话,其他事情全都交给了寒冰。

寒冰作为杨易的助手,也是目前受到教育最早也最多的一批人之一,相对普通人也更会自学。

发现问题,寒冰自己就能根据书籍资料进行修正弥补,不需要杨易去查资料,然后进行二次传授。

杨易自己很多时候也是现学现卖,并没有深入的研究。

他要考虑的事太多,所以很多事都是粗浅的了解,也导致传授时候只能教一些最简单和基本的,成品往往比较粗糙。

想要制作出更好的,就只能自己慢慢研究,这对于识字不足的人来说,也就变得非常的困难,效率会低很多。

这让杨易更加坚定,一定要多培养人才。

“神使,这是最新制作出来的墨,您要不要试试?”

寒冰脸上的喜悦藏都藏不住,看得出他对这一次的成果非常的满意。

杨易对墨也是有一定研究的人,从前也看过不少关于制墨的资料和视频,可比起寒冰要差远了。

杨易只能算是生活玩家,寒冰则是要往专业性走的。

寒冰现在说起制墨,可谓是头头是道,比杨易都要专业。

只要说起这些,寒冰整个人都变得不一样了,双目里透着狂热。

“好。”

杨易要是不现在试试这墨,恐怕他一晚上都睡不着觉。

寒冰一听立刻用新墨锭为他磨墨,杨易则拿起桌上用黄鼠狼的尾毛制作的毛笔,也就是传说中的狼毫,在桌上铺开的白纸上点墨进行书写。

杨易小时候就跟爷爷学习过书法,毛笔字写的还算不错,逢年过节家里的对联都是他来写的。

一个大大的福字落在纸上,刚劲有力,非常利落。

“确实比之前有了很大的进步。”杨易夸赞道,“书写更加顺滑,上次的墨还是有种涩感,颜色也没有现在纯正。”

寒冰胸脯挺得高高的,很是得意。

“这种墨比之前更加不容易褪色,在书写时一定要注意,只要沾上就很难洗掉了。”

杨易又试着用羽毛笔进行书写,发现同样非常顺滑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