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第3/3页)

数据记录是非常重要的,为以后的生产做依据,可大家都不认识字,这让杨易很是为难。

要做的事真是太多了!

温室建造好之后就要开始准备育种,首先要挖出育苗床,育苗床要在播种前15天就得准备好。

挖出30厘米的坑床,还要在底部铺上20厘米的粪便,并加上温水,还要盖上塑料布,然后盖10厘米厚的土,踩实压平。

杨易决定一部分育苗床用塑料布,另一部分用稻草。

用塑料布是为了保证第一次种植的收获,用稻草是为了测试离开了塑料布会是怎样。

他们现在没有足够多的粪便作为肥料,只能铺上浅浅一层。营养土的配置也只是用了草木灰,没法用腐熟的有机肥。

还好这里的土地肥沃,粗制滥造下也应该不会太差。

接下来便是浸种催芽,杨易购买的大部分种子都是拥有高产、耐寒、耐虫等特点的,且都是能够留种的。

杂交水稻也有,但是并不多。

人手不够,杨易这次干脆统一方式进行,到底成不成就看那些种子自己的生命力了。

杨易这次主要拿出的都是瓜果根茎类的,也不知道这里适合什么,全都拿出来了,也不分什么季节性。

根据这里目前气候,杨易觉得小麦可能不太好生长,但也准备试试。

还有采集队之前挖出的地果,也按照土豆红薯的育苗方式试试,兴许也能培育出来。

杨易现在属于广泛撒网,兜到哪只算哪只。

这么多种类,总能撞上个成功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