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第3/5页)

就说成者,那一批攀龙附凤的,还是你争我夺,也未必都有个锦绣前程。’“她解释说,威足震主,权重则制,才捷被妒,名高受忌。宦海风波,仕途险恶,多少人为了争权夺利,身首异处;多少人卷入派别之争,家散人亡。有的人年轻时建了许多功业,到老来谋生无策;有的人曾叱咤风云不可一世,转眼间如丧家之犬到处飘零。历代这种事例多如牛毛,举不胜举。她感叹浮生已促,在世之日无多,否则三天三夜也说不完。

“她对我说,当年她经过江西南城县,曾经凭吊过历史遗迹元氏庵。这个尼庵在南宋庆元年间曾经住过穷途潦倒的爱国诗人辛弃疾,他在这里曾写过一首词:‘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屋上松风吹急雨,破纸窗间自语。生平塞北江南,而今华发苍颜,布被秋夜梦觉,眼前万里河山。’这首词给她的印象极深,所以她特地到那里凭吊。她感慨说,想不到当年曾经统帅十万大军与金兵转战于江淮之间的民族英雄。因不受当权者的欢迎,被调到杭州,又与主和派不合,被排挤弃置不用,老来晚景悲惨到如此地步,看来连吃粥都成问题!

“她又举例说,大军阀吴佩孚,曾被直系的军政首脑大总统曹锟引为心腹,倚为长城,当他在河南洛阳做五十寿诞时,各省份军都到那里向他拜寿,尊为大帅。正所谓‘天子华旗分一半,八方风雨会中州’。曾几何时,北伐一战,吴军全部崩溃,从此一蹶不振。下野后,迫于生计,到处奔波。靠同事、朋友帮助过活,成为大号的乞丐。当年她在四川剑阁的巴山道上,见他坐在山轿上,已是天涯倦客,颓然一老,不再有当年威震八方的气概了!据说此老风尘仆仆,是到他盟友--四川军阀刘湘处行乞,晚景悲凉!

“马太太郑重其事叮咛我:‘尤其现在,整个局势烽烟遍地,双方逐角中原,不知鹿死谁手!我估计不出三年,成王败寇,立见分晓。这一批军政人物,目前看来显赫一时,好像前途如花似锦,但都只不过海市蜃楼、昙花一现而已。假如你嫁给这样人物,岂不是等于孤魂随野鬼吗?’”

李丽兰凄然说道;“我与马太太朝夕相处,约有半个月。后期,她服了‘生脉散’,这是古代宫廷御方秘制的。历代皇帝、后妃,到了快死的时候,心力衰竭,多服此药。清代乾隆、慈禧,临终时也曾服它,但都挽救不了他们的垂危性命。马太太在世的最后一天,似乎知道自己的死期已到,突然长叹一声,念出明初江南才子孙贲临死前写的两句诗:‘黄果无客舍,今夜宿谁家?’到了傍晚,夕阳衔山时,她便与世长辞了!马太太死后,我把她安葬在扬州北郊蜀冈的禅智寺附近,那里山清水秀,风光优美。”

程科长听到这里,惊叹道:“好呀,丽兰!你把她葬在蜀冈,真是得其所啊!蜀冈是扬州名胜,唐朝诗人张祜诗中曾说:‘人生又合扬州死,禅智山花好墓田’,你作为她的女儿能够替她安排这样好的归宿,可以告慰你恩师在天之灵了!”

程科长想到马太太临终遗嘱丽兰选择对象的话,有所感触,不禁黯然寡欢,叹一口气。

李丽兰见程科长神色有异,便问道:“科座,你为什么郁郁不乐?”

程科长被问,马上级住沉思,答道:“我想到马太太之死,不由凄然悲哀!”

李丽兰头枕沙发,半眯媚眼,微翘上唇,摇头笑道:“猫哭老鼠假慈悲!其实你并不是为马太太之死而伤感,而是为自己将来的前途而担忧,怕当了野鬼又抓不住孤魂。”

一语破的,程科长惊愕地注视着李丽兰,没有发言。

李丽兰安慰说:“经常留心政治,就能进退自如,何必杞人忧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