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研究下层民众思想(第2/2页)

虽然成都没有像雨果和巴尔扎克小说那样恢弘、深刻、引人入胜的、以城市为背景的世界经典,但却有颇为不凡的李劫人多卷本小说《大波》和巴金的自传体三部曲《家》《春》《秋》。李劫人和巴金这两位近代中国的杰出作家都是成都人,这个城市为他们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生活的源泉。他们关于成都城市和人民的描述都基于他们的自身经历,生动而真实。他们小说中提到的公共场所,像庙宇、街道、商店、广场、桥梁、会所、茶馆以及戏园等都是真实的记录。虽然他们的描述对我们研究下层民众及其思想文化是珍贵资料,但是把文学描述作为历史资料仍存在怎样运用的问题。即使我们有充足理由相信这些描述是基于历史事实,然而却都经过了作者的加工,注入了他们感情、意识、价值观和想象力。不过,这些因素并不能使我们放弃从文学作品中去发现“失语”(voiceless)的普通民众声音。当研究政治事件时,我们追求准确的资料;但研究大众思想和文化则不同,模糊的文字常常提供一些独特的、深层的和意想不到的信息。

对中国下层民众和思想文化进行学术探讨要求运用历史学和人类学的方法。中国文化重视传承,历史、思想和文化的许多信息从口头一代传给另一代,我们因此能通过采访收集到不少口述史料。近代以来,中国城市虽然经历了剧烈的变迁,但我们仍能通过在茶馆与老人的谈话,收集陈年的往事;流连在僻静的小巷,探寻岁月刻下的痕迹。当然许多东西已荡然无存,难寻踪迹,令人嘘啼不已;但也经常有意外发现,令人振奋。当然,应充分意识到,以今天的残留文化来重建过去的思想有着臆想的成分,并可能扭曲过去的历史。因为过去的事毕竟已经过去了,正如布罗代尔(Braudel)所感叹的:传统的文化和生活方式正在我们的眼前消失,即使十分缓慢,然“永远不再是原来的面貌”。虽然我关于民众思想的研究有部分资料和分析是基于自己的实地考察,但我尽最大的努力抚去历史的尘埃,并与已有的文字资料相互印证,从而对成都的下层民众的思想和文化进行重构,并作出尽可能客观的阐释。

原载《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10月21日

王笛,美国得克萨斯A&M大学历史系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客座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