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立诚 八大社会思潮的基本脉络

很高兴能有这么一个机会跟朋友们相聚,把我的研究心得向大家报告一下,欢迎各位朋友指正。今天这个时候,美国正在发生占领华尔街运动,全世界左翼思想正在上升,半个月之前,我在新加坡国立大学访问,该校东亚所所长郑永年也跟我讲,中国左翼力量也在上升。当下我们是处在这么一个时段。

今天时间比较紧,当代中国八种社会思潮,一个小时讲完,每种思潮也就是六七分钟,就讲讲关键点吧。当今中国的八种社会思潮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即邓小平思想、老左派思潮、新左派思潮、自由主义思潮、民主社会主义思潮、民族主义思潮、新儒家思潮和民粹主义思潮。

总体来看,当今中国社会这些思潮有两个特点。第一,都具有比较浓厚的问题意识,这是秦晓提出来的一个概括,确实如此。中国社会这30多年来的转型,一方面取得了辉煌成就,另一方面产生了很多问题。这八种思潮问世,都是要对症下药,要解决中国这些问题,因此它的问题意识很强。第二,八种思潮与西方思潮联系比较紧密。自由主义思潮不用说,百年来起起伏伏。社会主义思潮传到中国演变成为四种:从斯大林模式演变过来的毛泽东模式的社会主义,邓小平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社会主义思潮,还有一个就是新左派的社会主义思潮。民族主义和民粹主义的理论框架,也是从西方来的。再看保守主义,我觉得保守主义的本义,是保存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并且用现代精神来阐释本民族文化精髓这么一种主张。一些新儒家比较贴近保守主义。保守主义并不拒绝自由和民主。现在有人说老左派也是保守主义,我个人觉得不妥,因为老左派保守的是毛泽东的以阶级斗争为纲,是批孔,这与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相悖逆。还有,主张渐进就是保守主义吗?未必,比如中国官员大部分主张渐进,如果说他们趋于保守可以,但是说官员就是保守主义者,就未必准确。我觉得保守主义者应该是更加注重保守中国的伦理、道德、审美、语言,而不是保守皇权制度、太监制度、凌迟制度、裹小脚风俗。从这一点来看,海外新儒家和某些国内新儒家更贴近保守主义,因为这些新儒家赞成自由和民主。这是八种思潮的特点。

下面介绍一下八种思潮。

第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即邓小平思想,这是中国的主导思想。邓小平思想有三个关键点。一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哈耶克在1980年的时候,发表了最后一部著作《不幸的观念:社会主义谬误》。当时中国已经开始改革了。哈耶克在这本书里讲,社会主义就是计划经济,是中央指令经济。邓小平在1979年就提出社会主义可以搞市场经济。单就这一点来说,邓小平是超越哈耶克的,其他的比如宪政思想暂且不论。不过,邓小平在1979年的讲话没有公开传达。到了1992年南方谈话,就完全公开了,产生了巨大影响。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可以搞市场经济,在体制上再造了中国。我们今天还是生活在邓小平思想的延长线上。2010年中国经济成就超过日本,也是邓小平思想的成就。二是邓小平1980年的“8·18”讲话。这个讲话迄今为止仍然是中共领导人所发表的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最尖锐的论述。邓小平提出了制度变革。过去都说我们的制度是好的,只不过出现了几个坏人。但邓小平在这篇讲话里,讲到我们的制度不好。制度不好,好人也办不了事,连毛泽东也出现了悲剧。邓小平提出要改变这个制度。邓小平指出了五个制度上的弊端,即官僚主义、权力过分集中、家长制、特权现象、干部职务终身制。另外,邓小平在这个讲话中罕见地肯定了西方的政治制度。他说斯大林严重破坏法制这样的事情,在英、法、美这样的国家里不可能发生。这样一个少见的表态,可以使我们看到邓小平内心深处对世界各国政治体制的一些思考。三是经济体制改革大胆突破,政治体制改革多方设限。到了1986年,邓小平再度讲话提出政治体制改革的时候,就不提制度改革,而是提出调动工人农民的积极性,要提高效率。这是为什么呢?原因就是,在邓小平8月18日讲话的同一个月,波兰爆发了团结工会运动。团结工会运动进展迅速,10年时间政权就更迭了。在邓小平8月18日讲话之后不久,就有人向邓小平、胡耀邦进言说,中国也可能发生团结工会的事情,心怀不满的知识分子和工人在一起,也可能颠覆我们的政权。这就引起了中国领导人的紧张。在维护政权和政治改革的两者选择中,邓小平选择了维护政权。随着团结工会愈演愈烈,政治体制改革的步伐也越来越慢,向后收缩。当然,在1987年中共十三大的时候,还是有一个政治体制改革的小高潮。十三大报告里专门有一章就是关于政治体制改革,提出了七个措施。当时主要的进展就是邓小平提出的党政分开。到了八九风波以后,邓小平提出来要开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政协会议,退回到原点上来了,以至于今天由于政治体制改革一再延缓,社会矛盾不断加剧,这也是邓小平留给我们的遗产。我为什么在这一章里要介绍一下关于新权威主义的争议呢?原因是今年法律出版社出版的《走向宪政》这本书收了吴稼祥一篇文章。这篇文章说,1989年3月,当时的中共中央负责人向邓小平汇报当时社会上关于新权威主义的争论。邓小平说:“我就是这个主张。”这本书公布了邓小平明确地赞成新权威主义,我就把新权威主义的争议也介绍了一下,给读者提供一个了解邓小平思想的参考。当时提出新权威主义的人,北方是张炳九、吴稼祥,南方就是萧功秦。新权威主义的主要观点是,经济改革优先于政治改革。在权威的主导下,开展市场经济改革,培育公民社会发展。当市场经济改革和公民社会发展到了一定程度以后,这个权威退出,再实现民主化。从1986年到1989年,这个争论比较大。新权威主义的意见遭到大多数人的反对,我看了一下当时郑永年、孙立平、黄万盛、秦晓鹰、王逸舟等人的文章,都是驳斥新权威主义的,要求政治改革。当然这些意见带有80年代中后期的时代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