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九章 池谷要卡脖子(第2/3页)

一个合成氨工艺可能很复杂,也可能很简单,但不管是简单的还是复杂的,都是各企业花费了很大投入研制出来的。有了工艺,随后便是流程的设计以及能够实现这种流程的生产设备的设计。同样的工艺可以使用不同的设备来实现,每种设备又有各自的专利,甚至于设备上一个阀门的布置方法、一个活塞的形状,也都能够产生出专利,最终便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专利体系,把后来者挡在大门之外。

中国企业从日本引进大化肥设备制造技术的时候,也引进了大量的专利。这些专利有的是直接买断的,甚至有些还是日方免费赠送的,但也有一些专利是采用许可证的方式获得的。对于采用许可证获得的专利,对方可以限制许可证的数量,也可以对专利的使用范围进行限制,当然,技术的受让方也有自己的权利,这些内容就非常细了,需要有一个律师团队才能够弄明白其中的奥妙。

在过去的十几年中,北化机、新阳二化机以及各级化工设计院、高校倾注了大量的精力,对大化肥设备中的技术进行消化和创新。对于日方全部转让的技术,中方主要是进行吸收,使之成为自己能够掌握的技术。对于日方不愿意转让的技术,中方一边交纳专利费进行使用,一边自己开发替代技术,到目前为止已经取得了许多突破,可以摆脱对日方的依赖了。

但作为全部技术核心的合成氨工艺,中方却始终没有一个替代方案,这就决定了中方要制造大化肥设备,必须向日方申请许可证,得到日方允许后,才能够根据这项工艺进行设计。在最早曹志远说起阿根廷项目的时候,冯啸辰心里就存着一个疑虑,不知道日方会不会在工艺许可证上做文章,事实证明,他的担心是完全有道理的,日方果然用这个办法来卡中方的脖子了。

“池谷制作所的销售总监内田悠也给化工设计院打了电话,声称日方向中方授权的合成氨工艺是属于池谷制作所的,他们授权这项工艺,仅允许我们在国内使用,不允许在国外使用。如果不能得到池谷制作所的授权,那么咱们就无法承接阿根廷的这四套大化肥。”吴仕灿解释道。

“这是什么时候的事情?”冯啸辰问。

吴仕灿说:“我是昨天晚上听到的消息。咱们的大化肥设备,一向是交给化工设计院进行设计的。昨天他们接到池谷制作所的电话,通知他们不能用池谷工艺进行阿根廷项目的设计,于是就连夜打长途过来与我商量了。”

“蒋处长他们知道吗?”

“我还没向他们透露,我想,这个问题还是先你汇报一下再说吧。”

“这可真是釜底抽薪啊。”薛暮苍在旁边感叹道,“他们不向我们发放许可证,我们就算能够把设备造出来,也没法交付。有了这一手,咱们的价格优势、服务优势,都用不上了。”

“这就卡脖子啊。”冯啸辰说,“关键技术掌握在别人手上,人家随时都可以卡我们的脖子,这种滋味可真是不好。”

吴仕灿说:“这个隐患其实早就存在了。不过我们过去只考虑到了进口替代,和日方签订合同的时候,强调的是我们在国内使用池谷工艺,日方不得阻挠,也不得任意提高许可证的费用。但我们没有想到,我们最终是要参加国际竞争的,而且竞争的对手恰好就是日本人。他们在这个时候不卡我们的脖子,倒反而奇怪了。”

冯啸辰点头道:“没错,当时咱们只是考虑自己建设化肥厂的问题,没想过要和日本企业争夺国际市场。不过,如果咱们当时就提出国际市场的许可证问题,恐怕日方就不会向我们转让技术了,他们也不愿意给自己培养竞争对手的。”

“对,这也是一种策略吧,至少在当时是没错的。”吴仕灿说。的确,当年要求日本人转让技术的时候,日本人都是满心不情愿的,只是看在中国市场丰厚利润的份上,才不得不屈服。如果当时中国就提出国际市场的问题,日本是无论如何也不会答应转让这些技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