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36章 陆权与商机(第2/3页)

唐觉晓说:“巴铁……的确具备长期很铁的因素,这和越、胖不一样。”

小国有自己的生存之道,如果不依附某个大国,就很有可能灭亡。

国人比较了解的越、胖事件,要不是中国出手,这俩已经被灭了,可惜俩都不靠谱。

要团结任何两方都是很简单的,只要有一个共同敌人就行。国际举例,中日友好靠韩国,中韩友好靠日国,日韩友好靠中国。

哪怕随便两个人,比如中国任意两个男的,怎么建立友好关系?骂咪蒙就行。

怎么样团结内部省份?总不能骂自己人吧?其实可以。比如唐觉晓准备团结鲁省人民,就骂鲁省电视台就行。

挖掘机技术哪家强?全国人民都知道的广告……这广告没什么,但别的广告就……

除了挖掘机广告,就是各种不孕不育广告,或者化肥。本来鲁省一个重工业GDP大省,经济强市一堆,经过了鲁省电台一宣传,外省人民估计以为他们人均收入刚过温饱线。

最神奇的是鲁省电台接莆田系医院的广告,数量庞大,这让鲁省人自己都痛恨自己的电台……

这么一骂,就能获得很多鲁省人民的友谊。

唐觉晓说:“大争之世,局势变幻莫测,曾经中越、中朝关系都很好,但他们为了自己的利益都背叛过我们。也不能完全的怪他们背信弃义,只能说我们没抓住他们的弱点。巴铁就不同,我们会长期拥有共同的敌人,以及双方经历了长期的考验,我们是一伙的,并且很长时间内肯定还是一伙的。”

冯娇笑道:“对。”

巴国从印国分开是因为宗教,放眼全世界、人类史,宗教信仰都不是太正确的东西,如果谁说“中国人肆无忌惮是因为没有宗教信仰”,这是战忽,或是被人战忽成功了。

二战后,美国为了对付中、苏,曾经在亚洲建立过一个联盟,这联盟巴国加入过。但在加入的时候他们就很明确的和中国说,自己并没有恶意,只是为了防御印国。

巴对印都是小对大,隔一阵后,美国让巴防苏扩张,也就是一对二。

巴铁:???

中国大饥荒的时候死了很多人,但在印、巴这些国家的饥荒面前,不算什么,他们几乎可以说是行走的骷髅了。所以,有时候别人做出一些决定,也可以理解。要学会先人一步看到未来,防止一些事情发生。

巴国获得美国的武器,对印国是胜利的。随后中、苏关系恶化,苏国支援印国武器,巴国面临亡国风险。

在最关键的时刻,周总理带着一群外交官和巴国的人见面,愿意支援对方武器,因为两国关系唇亡齿寒。

当时巴国人民简直是移动的骷髅,中国也好不到哪去,科学家都能浮肿。但当时的中国学者看的是未来,所以当时中国说的内容大致是:“没有钱不要紧,东西可以先给你们,不要钱,但我们得签一个合同,堵外人的嘴。”

数十年过来了,中巴友谊牢不可破。

包括现在中国也还在给巴铁修路,甚至给他们盖学校,普及基础教育。这不是做好事,而是大家利益绑定在一起。

石油从中东走海路是最简单的,也最省钱,但……如果马六甲收费很高呢?新加坡、马来、印泥,都不是省油的灯。

所以要在巴铁修一个港口瓜达尔港,然后修一条铁路到中国薪姜,再从薪姜送到各地炼油厂。包括非洲的物资,将来很多也可能要走这条线,所以未来中国西部可能相当繁荣。有投资意向的,可以思考整条运输线,买房或经商都是思路。

巴国人也想着瓜达尔港成为巴国的鹏城,他们也是乐意的。

那巴铁建设是不是很稳呢?毕竟背靠着中国。

不是的,他们港口位置是毒粒意向很严重的地区,所以美国会用对付香江那一套来对付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