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06章 解读政策型人才(第2/3页)

一些女的也不用太担心年纪大生孩子危险的问题,生孩子风险最低的年龄是30到34岁,主要得看身体锻炼状况,34后才会突然风险增加。

“唐先生找我的目的是?”

唐觉晓就把城市做垂直农场的计划说了。

毕竟是做土地工作的,来的人也懂这个,就皱眉说:“这不太符合我国的市场经济,荷兰一公顷玻璃大棚,得投入几百万人民币,中国塑料大棚几万,差距太大。有很多老板到荷兰考察,回来之后雄心壮志……最后都干不下去。”

在中国居然谈市场经济?这就告诉你什么叫中国式市场经济……

唐觉晓说:“如果是官府干,官府的钱就是无限的。而且赚不赚钱要看消费能力,建在燕京和建在南桂肯定不一样。”

老李内心复杂……

为什么现在做农业的人那么少呢?因为官府就不太重视这个,要是像做房地产一样,像做代工一样,像做互联网一样赚,做农业的就多。

个人干这个会破产,官府就不一定了,几大运输体系都亏成啥样了?不妨多亏一点。

基建看着是会让货币购买力缩水,但也是相对的,基建包含了互联网建设,但流量越来越便宜了。

老李上下打量唐觉晓,这厮最近锋芒内敛,还以为变了……

的确变了,变得更大胆了。

“这个我可不敢往上提。”

“有利润的,可以赚外汇。”

有钱能使鬼推磨,不怕唐觉晓开口仁义道德,就怕唐觉晓谈钱!

老李想了想,说:“我知道你的想法,但现在投入太大,以后可能便宜,但现在是真大。再加上我国农业学生太少……每年学这个的大概5万人,学成后还做这个的更少,只有3000人。而我国如果想干这个,大概需要500万专业人才,以及3000万辅助人才。”

“那不就解决了3500万工作岗位?”

这你特么都能反过来理解?南派果然比北派高明……

“或许会慢慢转入这个领域吧,但可能要花二三十年……甚至更久。”

还是因为没钱!

要是农业利润有互联网利润高,学农的肯定和现在写代码的一样多,哪怕自学也要学。

十几年前比较稳妥又很赚的是流水线上的工人,后来是码农,一直都很稳的是建筑工……

可能以后会轮到农业工作者吧。

唐觉晓叹了口气,想短时间内靠这个大爆发看来不行,又是个长期战场。

老李笑道:“唐先生你重视农粮,这让许多人对你很有好感。现在做不了大规模荷兰式农业,也不用灰心,慢慢来。官府会对这个进行宏观调控,内萌、冻贝、河贝、河楠、薪姜、海楠,估计可以走美国机械化。环渤海、黄海估计会发展荷兰模式。唐先生也说了看消费能力,荷兰模式出口韩国和日国是好生意。他们有两亿人,就那么点地,他们愿意买贵的,但标准会非常高……至于如果你想在南粤做,我倒是不推荐荷兰模式,我推荐一种‘降级版’给你。”

玻璃大棚目前得慢慢做,但有一个东西是马上就可以做,官府一定帮背锅,那就是精准扶贫。

只要做精准扶贫,又不是那么过分坑官府,官府愿意接一些盘。

同是南粤城市,鹏城人均GDP18万,清远就4万,哪怕是清远这个地方,也是贫富两分。甚至全中国都是这样的。

老李推荐唐觉晓去找越秀区财政局要精准扶贫的项目,然后找清远市附近特别贫困的地方,在那里投资个一两千万,盖塑料大棚做水培,大概可以做低配版的“荷兰模式”。

这投资额度,日产果蔬绝对不下一万斤。

贫困户收入才多少?扶贫线两千一年,盛唐搞精准扶贫只需要养50来人,把他们的年收入从2000不到,提高到1万,每个月开1000工资,那就是大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