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89章 翰林院(第2/2页)

这会儿的国人沉迷于“世界工厂”的名头中,甚至觉得这是个美名,还有人小看隔壁印国……

印国和中国一直有摩擦,所以媒体不给暴他们的强处,但印国的强处可能超乎人们的想象。

中国在1978年开始开放做生意,到现在2013已经是满满的35年,拥有了各种工厂和熟练的技工,很多人开始骄傲了,但工业体系的上游实际上一直不在自己手里。

35年没认真发展上游,这是什么概念?

这在唐觉晓看来就是加多宝拿到了王老吉的销售权,卖了那么多年都没想过自己开发一个品牌,真以为竞争对手喜欢送钱?

印国也是一个初期很封闭的国家,内部矛盾巨大,甚至1991年才开放经济,到这会儿才22年……

唐觉晓心中一直有一个怀疑挥之不去……

印国一开始开放的不是做工厂,而是研发,在软件、制药、生物科技,他们很懂得吸引欧美去投资做实验室,所以印国有“世界实验室”、“世界办公室”之名。

印国阶级矛盾巨大,精英们把握着资源,做“世界实验室”、“世界办公室”,下层阶级的人吃饭都难……

在整体高压下,以上游发起下游很简单,有实验室在,做工厂太容易了,印国下层会高兴欢呼。

印国青壮年比中国多得多,如果他们坚持要抢生意,中国只能做无人操作了,但这可能问题更大……

唐觉晓看了高盛一些人对印国的预计,GDP2020超法国、2025超德国、2035超日国……现在看起来更像是麻痹人的东西,因为唐觉晓重生前印国就已经是第七大经济体系了,若无意外,他们能稳定增长二三十年,成为第三经济体系。

唐觉晓最初做的是天桥哥的“互联网生态”,但这会儿他开始意识到了“工业生态”,特别是当冯娇回归之后,给了他很多资料……

唐觉晓开始下决心砸钱做实验室,美国的贝尔实验室谢博士是他的目标,里边的谢博士最适合盛唐。

贝尔的著名项目:晶体管、激光器、太阳能电池、发光二极管、数字交换机、蜂窝移动通信设备……几十种特别著名。

贝尔实验室让朗讯科技在很多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唐觉晓的“翰林院”计划是时候提上日程了,谢博士是他心中的001号科学家,翰林院也必将让盛唐伟大。

绕了很多圈子要到了电话,对方答应面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