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八十三章 下一代的事(第3/4页)

冯一平点头,“我也是这么想的,文森特,从明年开始,就要接受这样的教育,美国的教育方式,很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思维能力,而国内的教育,会让他们的基本功很扎实,这也可以说是优势互补。”

“将来在他们大学的时候,最好来国内当交换生,或者等到他们大学毕业以后,考虑到国内来读研究生。”

冯振昌连连点头,“你这样安排好!”

梅秋萍有些不同意见,“我看,好像英国的教育也很不错,国内的很多人家,让孩子到英国去留学,那个什么伊顿公学……”

“呵呵,”冯一平笑了起来,老娘这是真的用了心,连伊顿公学都知道,“那是英国皇室和一些顶级贵族的孩子会入读的学校,也培养出了很多英国的政要。”

“但对文森特他们来说,去不去英国留学,其实无所谓。”

“英国的教育,确实不错,有他们的长处,但如果从大的方向看,不足也很明显,你看,无论是跟美国比,还是我们比,英国的发展,现在明显有些不好,虽然这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教育方面,多多少少的,也会有些责任。”

如果要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一个贵族,那腐国倒真是一个好选择,但冯一平从来就没有这个打算。

冯振昌又喝了一口茶,理所当然的抨击老伴,“英国有什么好?你啊,总是喜欢听这些有的没的,国内有不少人把孩子送到英国去,那就是英国好?这些事,我们不能跟风。”

梅秋萍觉得,他这就是嫉妒,嫉妒自己准备做得比他充分。

冯一平对此也只能笑笑,爸妈啊,他们就是这样,一辈子都改不了。

“同样,珷珷和乐乐他们这样在国内生养的孩子,将来也要接受美国的教育,大学毕业以后,可以选择到美国深造。”

“我还一直想,要是可以,珷珷他们,将来在国内的军校读两年,也很不错。”

国外富豪对子女们的教育,并不是没有他可以借鉴的方面,欧美精英教育中很值得借鉴的一条,就是军事训练。

接受军事训练,对培养孩子们的纪律、荣誉感、责任感,锻炼他们的勇气等等方面,都大有裨益,因此这也是欧美富豪阶层以前一直坚持的。

当然,现在在美国,这不一定就是就读军校,目前更广泛的,是培养体育特长。

在美国,体育运动不仅是社会上层的普遍强项,也是精英教育的重点,体育运动,已经成为美国预备学校的预校文化的重要特征。

随着社会的发展,在美国,对体育的重视,也已经从精英教育延伸到大众教育,美国很多著名奖学金的评比中,体育运动,都是评比标准中的重要一环。

比如,世界上竞争最激烈的奖学金,有“全球本科生诺贝尔奖”之称,得奖者被称为“罗德学者”的罗德奖学金评比中,体育运动是评比标准中的第二条。

这一点,还可以从其它方面一窥究竟。

我们都知道美国的常春藤联盟,而这个代表着美国精英领袖教育大本营的联盟,它的名称,最早也起源于体育运动,原本指的是美国东北部的哈佛耶鲁等八所大学之间的校际体育联赛,后来成为这八所大学组成的地区联合会的正名。

但国内的大学,目前对体育运动,还没有这么重视,至少没有达到美国这样的高度——对有可能在奥运等赛事上获奖的运动员的培养,那又是另一回事。

因此以后安排国内的孩子在留学归来,或者留学之前读军校,是个不错的选择。

反正他的孩子,起步就会比一般人高,多接受几年教育,也不碍事。

梅秋萍还有些迟疑,读军校,那孩子们免不了要吃苦,冯振昌已经马上表示赞同,“你有这个心,当然很好,让他们读读军校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