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二章 企业领袖的自我修养(第2/3页)

“冯,我们留意到,从去年9月份,金融危机恶化,全球经济整体陷入衰退期以来,在很多公司都想尽办法增加持有的现金,在更多的公司都步履维艰的时候,你带领你的公司,反而比以前还要活跃。”

“在并购方面,你们已经成功的收购了希尔顿、推特、ARM、奇梦达等,成功的入股了高盛、亚马逊、英飞凌等知名公司,据悉,还从那些急需现金的银行手中,拿到了他们持有的其它优质公司的股份。”

“这些,当然是非常成功的商业运作,只是,在这样的时候大举并购,是不是……”

冯一平主动接过了她的话,“你是想说,我们在追求利益的最大化,是吗?”

“是的,我可以明确的告诉你,正是如此,作为一家企业负责人,这是我的本质工作。”

在美国,这样直接,并没有什么,相反,冯一平相信,自己旗下的那些上市公司的股价,一定会因为自己的这番话,有些上涨。

投资者喜欢的就是有这样负责人的公司。

“但同时,正如我之前所说的一样,我们所有的并购和投资方案,都建立在双方互利共赢的基础之上,我们很高兴,在这个艰难的时期,我们用在并购和投资上的资金,会帮助更多的公司渡过难关。”

虽然他更想说的是,这个时候,我能拿出钱来,我就是老大,所以,那些嫉妒我的家伙们,你们就在一边嫉妒去吧。

虽然他的这些做法,会受到投资人的追捧,同时完全不违背商业伦理,但这样的解释,当然会更受人欢迎。

“在接下来,我们应该还会接洽这样的目标,期望能帮助更多的人。”

“不仅如此,在公司内部,我们也在研发方面,投入了更多的资金……”

慕尼黑,罗总再也看不下去,而刚刚被秘书提醒关注这次专访的苏世明,十分恼火的看着秘书,你为什么要让我看这个?

你是觉得,我现在的心情太好了吗?

接受了冯一平“帮助”的布隆伯格,此时也没有了看下去的兴趣。

因为,看下去也只会让他这个强人觉得憋得慌。

说到底,你不就是资金比其它人更充裕?

但此时,观看这场专访的总人数,却在飞速上涨。

坐在冯一平对面的简,能感受到他谈那些问题时的“真”,观众们同样如此。

他们当然也知道,冯一平有自我标榜的成分,但那种发自内心的对大众利益的关切,是他这样的超级富豪,伪装不出来的——因为他们并不知道,此前有三十多年的时间,现在的这个超级富豪,就是普通大众的一员,完全了解他们的感受。

何况,换谁在这样的采访中,不会标榜一下自己?

如果有调查机构此时调查美国民众对冯一平的好感度,结果一定是有了非常明显的提升。

“……之所以在这样的时候,我和我的公司,表现得比平常还要活跃,这还有其它的原因。”冯一平说。

我终于能插上话了,简心想,但随即又是无奈,那又能如何呢?

但这不妨碍她非常自觉的捧哏,“还有其它的原因?”

“是的,作为一个合格的企业负责人,越是在这样艰难的时候,便越应该积极的去开拓,去创新。”

“衡量一个人,重要的不在于他享受安逸时的表现,而是他面对挑战和争议时的作为。”

“一个合格的企业负责人,就应该有这样的素养:在艰难的时期要更勇于承担战略责任,更积极的进行创新。”

“这方面,此前也不乏非常成功的事例,无论是苹果的iPod,还是微软Office软件,都是在经济衰退期间诞生的。”

“从方法论的角度来说,如何摆脱困境?简单,只有继续努力前进。”

“我和我的公司,正是在遵循这样简单朴素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