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一章 杀气腾腾(第2/3页)

“但看看现在,我们在很多行业,都已经跻身世界一流水平,成功的把当初的一个个行业霸主,打得找不着北,如果一开始,我们也是这样一定要等着有了绝对的把握以后才开始行动,那我们到现在,就依然是连计算器这样的产品都要进口的地步。”

“全面考虑是对的,但更重要的,是付诸实际行动,我们现在所取得的所有成果中的很多,一开始,都是一些人不管不顾的干出来的,一开始,我们做什么,不是摸着石头过河?”

“诚然,他们中的一些,确实被市场所淘汰,但正是他们的勇于尝试,才奠定了我们现在成功的基础。”

“冯总,在快速发展的今天,前怕狼后怕虎的瞻前顾后,最是要不得的。”

这杨刚,不愧看对冯一平提出这样的要求,不得不说,他还真是有两把刷子。

就说现在,他成功的让那些原本对他有怀疑,或不认同的撑腰的人中的不少,因为他的这些话,和他产生了共鸣。

但冯一平轻飘飘的一句话,就把这个杠精给问住,“杨总,我们是在什么时候加入WTO,真正的向国外开放大部分市场的?”

如果一开始,我们就全面开放市场,那么,那些不管不顾的摸着一个石头就过河的人中的大多数,都会被汹涌而来的大潮淹死。

看着刚刚支持自己的人,此时一副“哦,是啊”的表情,杨刚决定从另一个方面发起攻击。

论对内存行业的全面了解和把握,他知道,自己肯定不如冯一平,但这并不一定代表着他就说不过冯一平——他是真不知道,冯一平有时候,也算是一个杠精,且少有敌手。

“如何在我们总体处于落后的存储市场取得成功,确实不容易,但看起来冯总你肯定是考虑过,并且已经有了万全之策,我还真想听听,你又是怎么能确定,自己就一定能竞争过他们?”

是,我是没有能让所有人都信服的办法,你就一定有?

他的这次进攻,又成功让不少人站在他那一边,包括国家集成电路专项的技术总师洪院长,科技部重大专项办公室的韩主任,总装的大校……

他们都看着冯一平,你就真的有把握一定会战胜现在占据主导地位的韩国厂家?

“我从来不做没有把握的事。”冯一平平平淡淡的说。

坐在后排的方颖芝又忍不住目不转睛的看着冯一平,我就喜欢你这样!

对面的所有人,一时都忍不住有些错愕,还真有万全之策?

这还真是……一点都不谦虚,一点都不冯一平。

哦不,这很冯一平!

“芯片行业,是一个投资巨大的行业,这样巨大的投资,容不得我没有万全之策。”

这话,同样引起了专业人士的共鸣,洪院长,科技部、商务部等的相关领导,知道要想做出成绩,这方面的投入会有多大。

真说起来,100亿美元都不算什么,可能也就算个门槛而已。

至少从这方面看,冯一平比杨刚要稳重得多。

原因,他们也都非常清楚,冯一平投的每一分钱,都是自己的,杨刚,无论投多少,他自己的钱,一分都不会动——不大幅增加就不错。

“在存储市场发展的早期,美国巨额的军工订单,先后让IBM,德州仪器和英特尔,成为行业的主宰。”

“而到上世界80年代,从美国引进技术的日本,又在存储领域实行举国体制战略,大力投入到研发和产业规模上,最后成为市场的主导者。”

“然后,韩国借美国政府发动经济战争,打击日本的经济的机会,扩大了在存储领域的投资,到现在,日本仅剩的尔必达也摇摇欲坠,而韩国公司成为市场主宰……”

“以及,在芯片领域,我们国家在70年代,尚领先于对岸以及韩国,在80年代,和对岸以及韩国,也算是处在同一起跑线上——我们当时同年和他们量产64K的内存芯片,到现在,我们却落后至少20年,90%以上依赖进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