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六章 接踵而至(第2/2页)

反正就是不坦诚,现在的奇梦达,也不可能卖出什么高价来。

至于那些原本有兴趣的人,后来放弃奇梦达,冯一平觉得,就是没有金融危机,估计在看到奇梦达的表现之后,也没有几家会敢兴趣。

2008年前3季,奇梦达累计亏损达14.81亿欧元,而第四季度的财报,一直拖拖拉拉的不肯拿出来,最后公布的数字,依然和前三季度的平均水平持平,也在4亿欧元以上。

也就是,它一年就亏掉近19亿欧元,近25亿美元,关键是,目前还很难看到好转的那一天,有多少人能经得起这样的亏损?

“从我们初步掌握的资料来看,奇梦达的资产,当然是以十亿美元计。”科恩说。

这是自然。

奇梦达这样的高科技公司,和硅谷的以互联网为主的高科技公司不同的是,因为在全球各地拥有5家工厂和7家研发中心,所以拥有价值不菲的固定资产。

谁都知道,一家芯片制造厂的投资,至少都在20亿美元以上。

“但与此同时,他们至少也有超过10亿美元的债务。”科恩补充道。

难怪英飞凌想甩手不要。

“英飞凌的第一位CEO舒马赫。”

这位和车神舒马赫好像是同乡的英飞凌第一任,冯一平在资料上看到过,很有个性,他也喜欢赛车。

这并不只是因为他也姓舒马赫,而是汽车电子本来就是英飞凌最重要的业务,占比近三成,因此在当年刚从西门子独立出来,日子好过的时候,英飞凌曾是奥迪赛车的大赞助商。

“他当年就不止一次表示过,应该把公司总部搬到瑞士,或者哪怕是新加坡,因为德国的税负太高。”

冯一平合上手上的资料,“谢谢你的提醒,科恩。”

科恩这前后两段话,听起来不太有关联,但冯一平听懂了。

对接手奇梦达的人来说,如果你指望德国政府承担一部分奇梦达的债务,那么,奇梦达在德国的所有机构,包括工厂,肯定都不能取消。

而在德国运营这样的业务,长期来说,肯定不划算。

所以从长远考虑,最好就别指望德国政府会承担一部分债务。

“那么,关于我们的出价……”冯一平刚准备讨论这个问题,康明斯的助理走进来,“奇梦达的CEO希望能来拜会您。”

这个,冯一平也是有些无语。

彼得鲍尔前脚刚走,你又来,这是比着赛吗?

“先见一见也没关系。”科恩建议道。

冯一平也是这个意见,本来来德国,就是为了见他们的嘛。

反正这样的会面,自己又没必要对一些关键议题进行表态。

“那好,我们迟些再讨论,”他笑着说,“我想,在这之后,总没有人还会主动找上门来要见我吧。”

“冯,我想告诉你一些我们刚刚得到的消息。”科恩又说。

冯一平明显感觉,自从自己成了高盛的股东之后,这享受的待遇,是明显提升。

至少这次科恩的工作,真的是非常尽职。

“你说。”

“根据相关人士透露,德国政府之所以拒绝出资援助,主要是因为奇梦达狮子大开口,他们除了要求德国、葡萄牙、英飞凌,一共提供3.25亿欧元的纾困金之外,还额外要3亿欧元的营运资金。”

冯一平有些不知道说什么好,“呵呵,一共超过6亿欧元,对此我很羡慕。”

自己把公司经营得快倒闭,却这样向政府和大股东狮子大开口,这特么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上市公司吗,这分明就是我们的国企嘛。

“德国政府于是担心,如果这次投了3亿欧元下去,不但没有回收的机会,未来还可能会成为奇梦达提款机,因此,拒绝再资助奇梦达。”

冯一平拍了拍他的肩膀,“我明白了,就让我们见见奇梦达的这位C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