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二章 离谱(第2/3页)

和希尔顿进入实质性收购谈判的时候,正是黑石在紧张的筹备IPO的时候,显然,那个期间的黑石,不能让市场看到他们在这样项目上的失败。

而希尔顿,也非常精准的抓住了这一点。

但苏世明总是有能找到理由为自己辩护,“你们现在都清楚黑石在酒店行业的布局,从我们的整个规划来看,希尔顿无疑是一个很适合的对象,而如果我们看一看相关的收购案例,就能轻易的得出一个结论。”

“那就是,在类似的收购中,溢价40%,其实是一个很正常的举措。”

“当然,我们并没有说那是一个很不合理的条款,”康明斯说,“只是考虑到260亿美元的收购价,本来就溢价了超过40%,而从那时到现在,希尔顿的估值,缩水43%,你不认为,这是一个非常合理的评估吗?”

加里科恩此时又拿起那份评估报告,“你们可以看报告中希尔顿现在和去年的相关数据,根据数据对比,缩水43%,可以说是一个非常中肯的意见。”

“投资者对希尔顿的态度,也已经通过其它的一些数据,清楚的表现了出来。”

他翻到报告中的一页,“市场上为1000万美元的希尔顿债券,在5年内发生违约事件提供保险的信用违约互换产品的价格,目前已经上涨了接近300%。”

这上涨接近3倍,自然是说明投资者对希尔顿债券的极度不看好。

“我们还知道,黑石自己也做过一份资产评估报告,”科恩拿出另一份文件,“这份文件的目的,就是为了和我们这些债权人,谈债务减免。”

“在这份文件中,你们自己的结论是,希尔顿的这笔投资,账面上已经损失了接近70%。”

“所以史蒂芬,心平气和的说,你还不认可我们这份评估报告的公允性?”

苏世明心中暗骂,该死的高盛,你们竟然连这样的文件都搞到了手。

但你难道不知道,我们做那次评估的目的,是为了和你们谈债务减免?

那自然是把损失说得越大越好谈。

只是这样的话,只能是在心里想想,难道还能说,因为想让你们减免更多的债务,所以我们那份报告夸大了损失?

“这个问题,我们要这样看。”苏世明边想边说。

在康明斯开始摆事实讲道理之后,这次会议的气氛,终于平和了许多,但苏世明此时却并没有觉得轻松,因为他清楚,自己现在是在跟着对方的节奏走。

这不行,必须要发起反击。

“我们姑且不讨论这些数据,正如康明斯你刚才也赞同的一样,在一些收购中,溢价40%,是非常正常的举措。”

“那么,未来收购现在的希尔顿,你们准备溢价多少?”

“我也不说40%,溢价30%,是一个非常合理的要求,对吧。”

“问题是……”

“史蒂芬先生……”

劳尔德和徐斌同时开口。

劳尔德笑着对徐斌做了一个你请的手势。

徐斌对他点点头,“可是,史蒂芬先生,我们这并不是收购,不是吗?我们这是用希尔顿来冲抵黑石欠我们的贷款。”

“正是如此,”劳尔德看着苏世民,“这是抵债,而按照一般的规律,用来抵债的资产,都要在原有的基础上打折。”

“史蒂芬,我觉得,在估值的基础上,再打8折,是个很合理的要求吧。”

“哈哈,”苏世明笑了起来,“干脆,把黑石免费送给你们如何?”

在仅剩的17%的估值的基础上,再打个八折,那就只剩下不到14%,你们做什么美梦呢!

劳尔德表现得好像就没听出来这是讽刺加挖苦一样,“谢谢,我代表所有的债权人,向黑石的大方表示最诚挚的感谢。”

相对100%来说,14%,当然是一个很不起眼的数字,但当100%的价值,是260亿美元时,别说14%,就是14‰,那也不是个小数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