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三章 敏感议题(第2/3页)

“我在想,我们的产品里,是否能再增加一项功能。”冯一平说。

扎克伯格马上精神起来,“什么功能?”

因为他清楚,冯一平在这方面的建议,一定都会非常有见地。

冯一平站了起来,“一直以来,我们都在强调分享和互联,但我认为,只在线上连接大家,是不是就够了?我们是不是能做得更好?”

“我觉得,我们完全可以做得更多。”

“目前的Facebook,还是一个偏个人的产品,那么,我们可不可以让它也适合于团队用来沟通?”

“比如,我们可以根据工作、共同的兴趣、关注的话题等,组成一个群组?”——冯一平是真心觉得,企鹅的群,真的是很好用。

“任何人都有建组的权利,这些组可以是公开的、封闭的,成员人数可以从几人到几万人不等,但管理员可以控制加入的成员、审查内容……”

“如果能增加这样的功能,今天的这个问题,以及以后很多类似的问题,我们就不用再通过邮件的方式来通知和征求大家的意见,完全可以在这样的群组里快速的完成。”

桑德伯格马上说,“各个团队,因此也可以在一个群组里共同讨论和交流,”她激动起来,“冯,这项功能,将非常有助于我们在企业业务方面的拓展,让我们的产品,从此可以更多的应用于工作场景。”

“这一定是一个会非常受欢迎的功能,”康明斯说,“我现在就在想这能给我们处理工作带来多少便利。”

那是,微信后来能成为国内的第一社交平台,可和它的“群”功能,成功的涉足工作场景,有着很大的关系。

“那么扎克,可以实现这样的功能吗?”冯一平问。

“从技术上说,不会有任何问题,”扎克伯格此时都有些摩拳擦掌的意思,他也完全明白这个功能的意义,“我在想,我们正在研发的新产品,也可以导入这项功能。”

“完全可以,”冯一平说,“那么,这个任务就交给你了。”

“我们会尽快完成的,冯。”扎克伯格答道,还有些眼巴巴的看着冯一平。

这么看着我干什么?

桑德伯格看出了扎克伯格的意思,“扎克这是希望冯你还能有更多的建议。”

冯一平摆手,“目前还真没有,还有,尤其是小扎,你可不能在这方面对我形成依赖。”

“不会,但是,如果冯你有更多的建议,那自然最好。”扎克伯格低着头说。

他总觉得,冯一平的这些建议,比他们一直在进行的黑客马拉松所碰撞出来的那些点子,还要好。

“这个问题,先放到一边,下面,我们讨论另一个问题,”冯一平又严肃起来,“至少从目前来看,在社交方面,因为有NEXTDOOR、Facebook、Youtube,我们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强大的社交公司。”

虽然只论用户数,目前还是干不过企鹅,企鹅即时通信的活跃用户,估计就已经逼近3亿。

但若是论覆盖范围和影响力,企鹅可是拍马都追不上,因为企鹅的用户,主要都集中在国内,而Facebook和Youtube的用户,已经遍及全球。

“这自然是一件好事,但我想,接下来,我们也一定会猝不及防的遇到很多问题,而且会是很棘手的问题。”

他在桌前站定,“第一个棘手的问题,就是我们到底要不要审查在我们的平台上发布的内容的问题。”

他一提到审查这个词,那边的四位,脸色马上也严肃起来。

因为在美国,审查这个词,很多时候,就等同于站在“言论自由”的对立面,因此非常敏感。

尽管尤其是911之后,美国人一向自傲的言论自由,实际上已经受到了非常多,而且也比以前要明显得多的限制,但这绝不是任何一家公司有勇气挑战的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