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七章 总有主动找上门来的机会(第2/3页)

佩洛西如果打算通过这事向他施压,那完全是徒劳的。

“期待着你,期待着加州的好消息。”佩洛西说。

“谢谢关心,我想,无论在哪里,特斯拉都不会让人失望。”冯一平说。

你权力是大,但你就是管不了这事。

看着说了几句,就匆匆离开的佩洛西,梅耶尔轻声说,“看起来,你是真的得罪了她?”

“无所谓得不得罪,政客嘛,你又不是不知道他们的德性。”冯一平说。

在美国,钱真是极好用的。

这时,另一个政客又吸引了梅耶尔的关注,“总统先生!”

冯一平一看,那边,穿着一套白色燕尾服的小布什,和夫人劳拉,在一群人的簇拥下,笑容满面的走了进来。

在之间的私人酒会上,他们和小布什其实就已经见过,但对梅耶尔来说,这样的机会,她当然不嫌多。

这正是保尔森推荐冯一平加入的那个晚宴,不过并不是纽约,而是在华盛顿。

这是每年春季,华盛顿社交的一个重头戏,烤架俱乐部的年度晚宴。

烤架俱乐部成立于1885年,是华盛顿历史最悠久、声望最高的记者组织。

这是一个由驻华盛顿的高级记者们,组织的一个联谊社团,成员们代表了美国最重要的报纸、通讯社、新闻杂志和广播公司。

自19世纪90年代,罗弗克利夫兰第二任总统任期时起,烤架俱乐部每年一度的春季晚宴,便成了政界、军界、外交界、工业界和娱乐圈要人聚会娱乐的盛会,美国总统也时常参加。

这是一个很特别的晚宴,记者们通过演唱改编的歌曲,或者表演滑稽短剧,来取笑华盛顿的两党名流,而看起来,美国的这些政治名流,好像唯恐不被取笑,所以都上赶着送上门来——这倒是很像娱乐圈的规则。

这个晚宴还有一个惯例,那就是,晚宴的内容不会被公开报道——但记者们怎么可能忍得住?

所以,有关晚宴的花絮,后来总会见报。

实际上,忍不住的不只有记者,那些参加过晚宴的很多政界人士,在日后写自传捞钱时,也会提到这个晚宴。

——这其实也足以证明这个晚宴的受欢迎程度以及档次。

正因为如此,从佩奇他们那里得知这个消息的梅耶尔,便坚决要求参加。

当然,她来华盛顿,也找了个工作作为借口,就是视察谷歌在波士顿的办公室,并了解办公室新址的情况。

而新的办公室,正是在波士顿的道富协助找到的,银行嘛,怎么会和地产界不熟?

这也是她刚才向道富的新掌舵人约瑟夫胡利表示感谢的原因。

小布什一路跟周围的人打着招呼,冯一平总觉得,和原来见他的时候相比,小布什变化很大,但具体原因,又有些说不上来。

反正,绝不像是因为次贷,而压力更大的样子。

再看看离他不远,笑容也透着苦涩和压力的保尔森,冯一平总算确定了小布什身上变化,这位美国的国家元首,此时看起来,比以前要洒脱,自由了不少,有一种即将挣脱藩篱的感觉。

看起来更加轻松的小布什,在冯一平面前停了下来,握着他的手,很直接的问道,“冯,巴菲特他们又在购买债券,你有没有这样的打算?”

感情他并没有不把次贷放在心上。

而且,这可是真直接。

为了表示对次贷的重视,以及为了表示对美国经济的支持,巴菲特等一些美国的富豪,并不是什么都没做,但他们主要的手段,就是购入房贷证券。

但坦白说,他们这样做,并不能有力的帮助大众竖立对房贷证券的信心。

因为,他们的吃进,并没能抬升房贷证券的价格。

而且,这样的时候,美国民众也不傻,他们至少会怀疑,巴菲特他们吃进的,一定是算得上真正的3A级,就是非次贷,所以收益有保障的证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