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三章 并非高不可攀(第2/3页)

“同样,考虑到这样的基础建设中,一个必须支出得大项,征地和拆迁的成本,一定会是逐年升高,铁路自然也是越早建设越好。”

我们知道,后来东南沿海一带高速公路的造价,比如广深沿江高速公路,有些地段造价甚至每公里接近3个亿,很大的原因,就是因为沿线征地以及拆迁的费用高得惊人。

在他们这,道理也是一样的,相关的费用,肯定也是逐年高速增长,迟建,肯定不如早建。

当然,冯一平这么积极的推动铁路建设,自然也是为了接下来的高铁潮。

目前,国内第一条达到高铁标准的铁路,武广高铁,已经施工超过两年,按计划,在后年年底会投入运营。

从那以后,全国高铁的建设,便如火如荼的开展起来。

而像他们县这样,连普通的铁路都没有的地方,短时间内自然就更别指望能通高铁。

不通高铁的五里坳,不是他希望的那个五里坳。

……

听了冯一平这一番准备充分的分析,领导们的心思也活泛起来,至少此时都觉得,修铁路,哪怕是从市里修一条专线过来,也不是不能惦记。

只是,他们都知道要促成这样的项目,难度会有多大。

“我觉得,盈利,会是一个问题。”县长首先说。

“这是一个问题,也不是一个问题,”冯一平说,“因为国内的很多铁路,都没有盈利。”

但他理解地方政府对这样不盈利项目的不积极,“相信在算总的经济账上,各位领导比我要在行,即使这条铁路不盈利,但它带来的间接收益,显然难以估量,不是吗?”

“更何况,领导们觉得,在全国多地都上马高速铁路,国家也出台了相关规划的情况下,我们县依然不通铁路,是不是合适?”

“迟早总是要进行这样的建设。”他说出了大家的答案。

“和现有的铁路线路连接起来,也是一个问题。”书记说。

五里坳,本来就是一个和邻省交界的地带,要让这条铁路发挥真正的功效,自然是一头连上市里,进而连到省城,连到全国,另一头,和邻省的铁路网相连。

但他们市已经有铁路线路和邻省相连,因此,邻省未来愿不愿意支持,也是一个问题。

冯一平点头,“这是一个问题,但一定是我们越早建设,这个问题就能越快解决,越往后拖,只会越难。”

“至少有一点可以确定,如果我们连普通铁路都没有,未来相关的高铁立项的时候,也一定不会太关注我们的诉求。”

这时,苏明峰说话了,他看着书记和县长说,“我赞同冯总的意见,铁路,既然一定要修,那自然是以后修,不如现在就修。”

冯一平在心里点了点头,这位五里坳新的负责人,看起来还是有些担当。

他甚至觉得,书记和县长,之所以提出这样那样的质疑,可能就是为了让苏明峰主动说这样的话。

在这样大项目的立项和审批上,关系,非常重要。

而盛正一走,县里关系最硬的官员,自然非他苏明峰莫属。

果然,书记不过沉吟了一下,就马上说道,“我觉得,我们应该尽快就这个问题,召开一个专项会议。”

这些家伙,果然是玩套路的高手!

当然,如若不然,他们也不会有这样出头的机会吧。

“我还有两个建议。”冯一平说。

“我刚上初中的时候,总设计师南巡时说的那些话,就是‘能快一点还是要争取快一点……胆子要更大一点,思想再解放一点……步子快一点,再快一点。’我觉得,非常适合们县现在的状况。”

正在做笔记的苏明峰停了一下,他想,估计他们这些体制内的人,一定没想到,有一天会被一个体制外的人,用总设计师的一些话来勉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