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一章 激动人心的承诺(第2/3页)

县长笑着说了一句,“不,五里坳还是有特色的,五里坳最大的特色,就是有了我们冯总这样的天才。”

大家自然又是一阵大笑,冯一平也跟着笑,但他知道,铺垫到这里,下面多半应该说正题了。

“是,能有冯总这样的天才,是五里坳的幸运,也是我们县的幸运。”

好歹他没有上升到“我们国家的幸运”上去,不然冯一平真有些坐不住。

“所以冯总,你在把五里坳打造成一个现代化的经济强市的时候,能不能也顺带着考虑考虑拉拉县里的其它地方,比如,县城下辖的几个镇?”

果然,正题来了。

“冯总你看,五里坳的人口,目前已经三倍于县里除五里坳之外,其它所有村镇的总人口。”

“五里坳的GDP,更是……几倍于县里除五里坳之外,其它的村镇GDP的总量。”

哪怕在场的人主要都是县里的主要领导,哪怕在场的人,其实都知道那个数据,但书记此时依然难以说出那个倍数来。

那真是一个会让他们所有人都觉得难看的倍数。

可以说,除了五里坳,以及原本的几个电站,县里压根就谈不上有什么工业,本来就是一个以农业为主导的国家级贫困县,原来所谓的商业,自然也发达不到哪里去。

不要说五里坳现在占整个县GDP份额是多少,这么说吧,把五里坳摘出来,它的GDP,都超过全市除五里坳之外GDP的四分之三——不然也真对不起冯一平这么多年砸下去那数不清的钱。

而且,五里坳的GDP,依然还在高速增长中。

“以至于现在县城里的老百姓都说,五里坳才是城里,而县城才是乡下。”

“以前,下面人要买什么东西,都朝县里跑,而现在,全县,包括旁边一些县的人,需要买什么,都会朝五里坳跑。”

“但就和冯总你说的,你回到了这,就是回到了家,五里坳是你的家,县城也是你的家,所以冯总,在你加大对五里坳投资的同时,能不能兼顾一下县城这边?”

老实说,他们也真是非常无奈。

全县主要的财政收入,都来自于下辖的一个镇,而这个真的负责人,一贯都由一个背景深厚的人负责,想插手都插手不进去。

他们这样的上官,真的当得非常不是滋味。

但如果县城所辖的几个镇也发展起来,那么,他们的日子自然好过了,也不至于要做什么事,都还要腆着脸问下面要钱。

县长此时补充道,“一平你也清楚,县城所辖的几个镇,无论是地理环境,还是相关的配套,其实都算不错,至少,会比原来的五里坳要强得多,毕竟,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

“所以,从投资的角度来说,按理,投资县城的这几个镇,其实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冯一平心说,正是因为县城所辖的几个镇,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当初起步的时候,他才不选择在县城投资。

在五里坳,依托着村里,投资环境相对简单,主要只针对镇政府里的一些人就行,但是到了县里,能找麻烦的人那真是成倍成倍的上升。

一直以来,我们很多机关最大的问题,就是职责不明。

这带来的一个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因为一些事情问责的时候,家家都有理由推脱。

另一个后果,自然是只要他们想,只要有利益,他们总能找到各种正当的理由来干扰一个企业的正常经营活动。

所以之前他哪敢在县里投资?

至于现在,五里坳已经发展了起来,聚合效应越来越明显,又哪有必要在县城投资?

很多时候,投资越集中,效果就会越好。

“这方面,我们不是没有计划。”冯一平说。

书记和县长顿时一喜,苏明峰却真心想说,最好还是不要有这样的计划吧——这就是所谓的屁股决定脑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