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三章 务实的决定(第2/3页)

但是,怎么说呢,他又并不觉得,明年就一定不会完成相关的目标。

前几年也是这样,每次看到相关的指标,他都会觉得,那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到最后,却全都能超额完成。

这让他对各公司的潜力,有些盲目的自信。

努努力,拼拼命,应该也是可以的。

“因为,从大的层面上来看,国内业务,我们绝对不容有失。”

“为什么这么说?那是因为,无论在哪个领域,我们的国际拓展,都不轻松。”

“我想,大家也都留意到了我们和相关国家的纠纷,加入WTO以后,国内公司,遭遇到了越来越多的起诉。”

“美欧既不说了,就是在亚洲,情况也不容乐观,日韩和印度,和我们的贸易纠纷也越来越多。”

“澳洲的情况也相差仿佛。”

“虽然从大的方向来说,无论在哪个市场,我们的出口额一直都在上涨,但我们要注意到,这样的增长,真的不容易。”

“……政策的风险非常大,原本大好的形势,可能会因为一项反倾销调查,从而彻底逆转。”

“但看看另一个方面呢?”冯一平站了起来,“外资在国内,依然会享受着比内资公司更多的优惠,我们的消费者,天然更推崇那些外资公司,尤其是知名外资公司的产品和服务。”

“我们想去他们家门口,面临着很多障碍,有时候,甚至根本就抵达不了,但他们却可以完全不受限制的在我们的家门口和我们竞争。”

“这样的情况下,如果我们顶不住,那么以后翻身的机会,可能就不大。”

这一点,老马有切身的体会,当初如果没把eBay给击败,那么在电商领域,他大概率永远不会有出头的机会。

“所以,在国内市场竞争中,处于领先地位,实际上是底线。”

潘时敏很想说一句,“老板,你这底线好高啊!”

但想想那是冯一平,而嘉盛,又是国内民企的领头羊,如果连他们都没有这样的志气,那确实也有些说不过去。

“因此我也希望,集团的所有高层,都能接受和WTO有关的培训,我们得承认,在对相关规则的利用上,我们和欧美公司,存在着巨大的差距。”

金翎插了一句,“在这方面,国内不管是公司还是相关监管机构,和国外相比,都可以说是相差悬虚。”

“国外对我们国家发起的相关诉讼,多不胜数,但反观国内的公司呢?不过在今年才实现了零的突破,而且,也只是突破了零而已,就是,只发起了一起诉讼。”

“从目前的实践来看,遇到这样的问题,主管部门,还不太指望得上,所以,我们确实应该做好相关的准备,以防万一遇上这样的事。”

她向冯一平点了一下头,示意自己说完了。

冯一平点了点头,“这就引发了我对另一个相关问题的思考,那就是,随着我们的不断发展,我越来越清晰的感受到,我们所遭受到的政治阻挠,已经越来越多。”

“对我们来说,那些所谓的市场经济国家,所谓的对市场的不干涉,其实和他们所谓的民主和人权一样,很多时候都只是说说而已。”

“尤其是会对我们国家的公司,各种挑剔,各种设限,当地的竞争对手,或者是有其他诉求的公司,也擅于用这一点来做文章。”

“最近,我们在美国就经历过一次。”

“坦白说,真的,在国际市场上,国内的公司,确实更容易遭遇到更多的不公平待遇,因为我们都知道,经济,很多时候跟政治分不开。”

“所以,想想和我们在贸易方面摩擦多的那些国家吧,在政治上,甚至在军事上,他们都是美国的盟友。”

也正因如此,冯一平在美国成立的那些地道的美国公司,在全球扩张上面,尤其是在重点市场的扩张上面,根本就没遇到任何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