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二章 最重要的一个伙伴(第2/3页)

1978年,在剑桥Gap公司和Spenser公司中间一个地上积满鸟粪的小巷子里,一群人成立了一家生产电脑的公司,当时,他们用MOS公司的6502芯片制造的电脑,在英国本土,取得了不小的成功。

然后,6502芯片的性能,渐渐的跟不上时代,于是,他们想用英特尔的80286开发新的电脑,但是英特尔连样片都不给——估计英特尔到后来,恨死了当初做出这个决定的人。

要是英特尔当初的经办人,能大方些,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英特尔最大的竞争对手,或许根本就不会诞生——当然,这是后话。

就像当初哈斯廷斯找到百视达,希望他们收购自己创办的奈飞不成反受辱,所以发了狠一样,被英特尔的轻视和小气激怒了的英国人,也发了狠,既然你不卖给我们,那我们就自己研发。

Acorn因此一气之下开发了ARM(Acorn RISC Machine),这是世界上第一款定位中低端(而非服务器)的RISC处理器。

85年,ARM1诞生(但从未被商用),后来Acorn在1986年和1990年分别推出了ARM2和ARM3,1987年还推出了RISC OS和桌面电脑Archimedes。

然而,他们的运气,并没有哈斯廷斯那么好,他们努力的结果,就是只在英国的教育市场获得了一定的成功,但即便是这个成就,在1990年之后,也很快被Wintel联盟的生态击败了。

恰好天无绝人之路,在90年的时候,开发掌上电脑,成了一个潮流,当时赶走了乔布斯的苹果CEO约翰斯考利,也对这个方向寄予了厚望,他安排苹果研发了一款被他们命名为Newton(牛顿)的平板电脑。

从这个命名,可以看出当时的苹果,对这款产品的重视,因为很多苹果人,都把苹果,看作是当初让牛顿幡然大悟的那个苹果,而他们现在就要生产一款名为“牛顿”的平板电脑……

他们恰好看中了ARM芯片。

于是,在电脑销售领域,和Acorn公司还存在竞争的苹果公司,前后花了六周的时间去做工作,让Acorn同意把它的芯片研发部门独立出来运营。

最终,苹果如愿了,在1990年11月27日,合资公司ARM正式成立,由苹果、Acorn和VLSI(美国的一家半导体公司)发起,他们三家,分别出资150万、150万、25万英镑。

Acorn也把ARM处理器相关的知识产权,以及12名员工,放在了新成立的公司里。

此后,ARM的缩写被转而解释为Advanced RISC Machine。

新成立的ARM,为苹果的Newton掌上电脑,研发ARM6处理器,但遗憾的是,那个时代所有的掌上电脑,都没有太大的作为,苹果的Newton也不例外。

生产了几年之后就被停产——说起来,国内后来的商务通,还算是一款很成功的产品。

总之,ARM,从此活了下来。

因为它研发的芯片,功耗低,所以又得到了诺基亚的青睐,诺基亚的一代经典,6110,便是采用了ARM的处理器。

此后,ARM开放授权,且不像英特尔那样,自己生产芯片的商业模式,在手机市场,大获成功。

当然,前文也说过,英特尔也是因为PC和服务器芯片,利润更高,所以一直看不上利润偏低的手机芯片,从而让ARM,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而冯一平,也是在收购了安卓之后,才想起来,自从智能手机发布之后,ARM将会如何风光。

我们大概可以这么说,如果说,在PC主导的互联网时代,是由微软和英特尔的Wintel联盟所主导,那么在智能手机发布之后的移动互联网时代,就是由安卓和ARM的双A联盟所主导。

我们的手机,我的平板,我们的智能电视,我们的汽车,我们其它的智能家居产品……所有的这些,背后都有ARM研发的芯片。

所以,他觉得自己是来迟了,应该在上一次到访剑桥的时候,就顺道到ARM,如果那是能收购下来,真的是再好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