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说服(第3/3页)

而这些人的去向也很集中,都选择成为了投资者,也有两位,在成为投资者的同时,自己也在创业。

但他们创业的底气显然更足,因为即便是创业失败,他们也能轻松负担那样的损失。

“应该存在这样的可能,”佩奇点头,“所以这就让我们去分析一个问题,为什么会有那么多我们的员工,会对Facebook更感兴趣,或者说,为什么他们觉得,在Facebook工作更有趣?”

“是我们的工作氛围,还是我们的团队建设,或者是在我们这里,他们个人的发展前景,不如在Facebook?”

“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这样的竞争,显然能促进我们做不少有益的改进。”

“我最近在想一个问题,是不是我们越成功,就越来越多的沾染上了雅虎以及微软的一些习气?”

“而现在的Facebook,就像是几年前的我们?”

但这又是另一个方面的问题了。

佩奇陷入了新的思考中,布林说,“但我们可以确定一件事,未来不管你的团队中,有多少人,有多核心的人,选择加入Facebook,我想,我们都不用担心,Facebook会复制我们的AdSense来。”

这一点,是确定无疑的。

苏珊相信,即使是那些现在对冯一平有一些看法的员工,也不会存在这样的担忧。

他们完全相信,冯一平领导下的Facebook,不会做出这样的事来。

“对了,”佩奇站起来,又坐回自己的电脑后,“这个问题,你其实可以直接跟冯进行交流。”

“我想,他一定会乐于和你分享他的一些观点。”

“好的。”苏珊知道,这是结束谈话的意思。

只是,你们都让我和他去谈这样的问题,还说你们和他在一些关键问题上,会没有默契和共识?

“冯什么时候到?”苏珊问布林。

“婚礼的前两天。”布林说。

他结婚,冯一平自然不会缺席。

……

相对与谷歌的从容和自信,位于纽约华尔街的黑石,最近这两天,气氛就一直比较紧张。

这无疑是一家非常成功的金融公司。

这么说吧,在去年,黑石盈利超过22亿美元,人均创造利润295万美元,是华尔街另一巨头高盛,人均利润的8倍。

因为这个缘故,黑石的创始人,以及精神领袖,史蒂夫施瓦茨曼——他还有我们更熟悉的另一个名字,苏世民先生,此时已经被誉为华尔街的王中之王。

然而,这位王中之王,此时相当的不爽,甚至可以说,非常的愤怒。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一直是他们希望投资的重点,为此,他们已经做了很多的准备工作,包括全方位的分析中国的特色。

由此,他们为自己的大中华区总部,选择了一位非常得力的负责人。

该负责人,是香港特区前政府财政部门的负责人,在中国的政商两届,有着非常丰富的人脉资源。

正是在他的努力下,黑石刚进入中国,便即将拿下一笔30亿美元的投资。

中国新组建的汇投公司,将花费30亿美元,在黑石IPO之前,购入他们近10%的股份。

这可以说,是一个相当让人振奋的消息。

然而,现在这笔已经接近签字的交易,突然就黄了。

这让苏世民很愤怒。

其实,这笔交易的重点,并不是那30亿美元,他确信,自己公司的股票,不会没人认购。

他最在意的,是和汇投这样的公司,在资本层面上展开合作,会给自己投资中国内地带来的便利。

但是现在,这个如意算盘,显然是落空了。

究竟是谁,搅黄了这笔交易?这是愤怒的他,此时最想知道的事情。

而他想知道的这个人,此时正准备动身前往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