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三十四章 π部门的第一项具体任务(第2/3页)

又有好多明星名流躺枪——她们可是最喜欢和相信民间的那些奇人异士。

当然,他的这些话,也让老马后来避开了一些雷。

“我还是想从科学入手,来探寻更多的可能性。”

鲁宾对冯一平的这个观点很是赞同,因为在美国,这是同行的做法。

“所以我想大家可能第一次看到潘总给出的那些课题时,会觉得有些荒谬,或者是不切实际。”

潘时敏低头看面前的文件。

她是担心自己这会如果抬头,会忍不住赠送给冯一平几个大大的白眼。

你这话,说得也太轻描淡写了。

你知道被一位接一位专家,用那种“这怕不是个傻子吧”的眼神看着,有多么难堪么。

“但是,根据我个人了解的情况而言,无论是我们在生命领域的一些设想,或者是未来和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那些课题,并不是不能实现。”

“再说,从小老师就教导我说,科学,本来就是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嘛。”

“当然,我承认,之前我们的那些课题,大多都比较宽泛,所以今天,我就来提一个具体的要求。”

“这就是一楼大厅。”他指着大屏幕上的图片说。

“大家可以把它当作我们目前投入巨资兴建的仓库之一。”

“我的要求就是,当厂家的送货车,抵达我们的仓库之后,从入库开始——准确的说,包括厂家的送货车,也是由仓库决定的。”

“系统通过检索,发现有些商品的库存,低于最低标准,于是向厂家发送信息,要求补货。”

“厂家的送货车达到后,从入库开始,到后来根据用户的订单,出库,打包,到分拣,到安排快递公司配送,我想,全部由系统控制的机器人来完成。”

“当然,我们对差错率和效率,也有较高的要求。”

“根据我们从快递公司统计到的数据,目前在小件商品上,分拣数量最多的一位员工,是工作8个小时,分拣了2000件,当然,这是很高的一个标准。”

“机器人的效率,我们暂时就以这个标准来设计。”

老马一直在看手里的资料,这时插了一句,“只是分拣,不包括打包等其它工序吧。”

不然,如果一个机器人如果一个小时能处理妥当200多个包裹,那要求就太逆天了。

“当然,”冯一平点头,“具体的数据,快递公司那边会继续提要求。”

专家们沉思起来。

冯一平的这个要求,如果真说起来,依据目前的技术手段,看起来,好像也不是不能实现。

但是,如果深究下去就会发现,这难度,那不是一般的大。

就比如说冯一平提到的这个系统,看起来就不是一个简单的系统。

按他的要求,这个系统需要处理的数据,可是真不小。

然后,如何给这些机器人发送指令?这些机器人之间,如何协调?比如,如何避免它们在通道里发生拥堵?……

“鲁宾先生,是一位出色的机器人专家,我想,他应该能为大家提供不少建议,”冯一平对鲁兵说,“鲁宾,以后你可就在这里有一份兼职哦。”

“当然,让仓库完全自动化,还是第一步的要求,接下来,我们要研发,如何让这些机器人,走出仓库,把用户的订单,直接送到用户的手中。”

“刚开始的要求很简单,我们就把订单从这个大厅,送到旁边小镇大家的研究室里。”

“送达的途径,我想,不止能有地上跑的,还有天上飞的。”

那些专家这才明白,冯一平要研发的无人机,会派上什么样的用场。

但这个要求,又难了不止一筹。

控制就先不说,如何规划路线,如何定位,那又是一个大难题。

要知道,现在汽车和手机上配置的导航系统,都经常发生把人带沟里的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