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一十三章 对赌(第2/3页)

“如何真的能把软硬件非常完美的结合,匹配在一起,那自然是再理想不过的结果,应该是这个结论,我没记错,对吧。”佩奇说。

“你自然没记错,”冯一平点点头,“我们都知道,目前苹果最大的优势,还是偏向硬件,而无论是谷歌,还是我的NEXTDOOR,主要还是软件。”

“我看不出我们有做硬件的必要。”佩奇说。

那是你不知道iPhone出来以后,创造了多么大的一块市场。

“按照我们的中国的哲学来说,万事万物,都是和谐的统一,看似对立,其实又互相转化,太极,你也有所了解,对吧,阴的尽头,就是阳。”

佩奇皱着眉看着冯一平。

虽然他还是有些不太明白冯一平所说的这些道理,但他知道一点,冯一平既然会这么说,那么,未来,这个问题,或许真的会非常严重。

“同样,软件和硬件,也是一个道理。”好在冯一平并没有继续跟他探讨古老的中国哲学。

“当我们在软件领域做到了极致,我们会不会不满意市场上提供的那些硬件载体,进而会萌生自己量身打造硬件系统的想法,你说,有没有这种可能?”

“反过来也一样,把硬件做到了一个高度的苹果,会不会考虑进一步健全自己的软件系统?”

佩奇在沉思,这个趋势,还真是有可能。

“或者,我们可以换一种说法,就是说,有一天,当我们谷歌在搜索领域,在在线广告领域,已经把份额做到了最大,这会导致出现一个什么结果呢?我们知道,巅峰过后,哪怕不是低谷,但从财务角度来看,一个增长乏力的评价,肯定是免不了的,对不对?”

“那么你说,到那时,我们会不会从硬件方面想办法,希望让硬件业务,成为我们业绩的增长点?”

这种说法,佩奇顿时就秒懂,“有这种可能。”

“同理也是一样的,硬件的创新,也有局限,当苹果在硬件方面达到一定的高度以后,也会出现增长乏力的状况,我想到那时,他们肯定会在软件方面想办法,搜索,估计不会做,但是地图,却是可能的。”

“相信到那时,他们也会在在线支付、云计算都原来没有投入多少资源的领域发力。”

冯一平知道,他这并不是在陈述一种可能,而是在述说一个事实。

后来双双增长乏力的谷歌和苹果,就是这么干的。

谷歌在在线广告领域的收入增长困难,还面临着Facebook等后起之秀的激烈竞争的情况下,也涉足了手机和笔记本,以及其它一些智能硬件的制造。

话说后来,连一直以来最名副其实的软件大佬,微软都在硬件领域大手笔的砸钱。

而苹果呢,在后续的iPhone越来越没有新意,只能吃乔布斯的老本,而且竞争对手越来越壮大的情况下,自然而然的加大了自己在软件方面的投入……

“我还是那个意见,在未来,成功的高科技公司,一定是在软件和硬件方面,都有不错的建树,我们不发展硬件,苹果不加大相关软件方面的投入,就一定会迅速被竞争对手超越。”

“听起来,你说的确实很有道理。”佩奇靠在长椅上。

今天之前,还觉得自己也许永远不会涉足的硬件制造,听冯一平这么一说,居然是最好现在就要有所准备最好?

他看着草坪上那些嬉戏的孩子,“你之所以选在现在说这个问题,难道是乔布斯的身体……?”

“是有这方面的因素,当然,乔布斯的身体,我想,应该没有你现在想象的那么差。”

“还有的,就是其它方面的原因,我现在也有些拿不准……”

他其实是非常拿得准。

如果谷歌和苹果的竞争,可能还会迟一些,但自己和苹果的竞争,在乔布斯发布了iPhone,在鲁宾的安卓有所成就以后,肯定会迅速白热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