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七十章 爆料(第3/3页)

“所以看一个人怎么样,去看看他地里的庄稼,去看看他年底的收成就知道。”

“老实说,一平他现在做了多少事,我和他妈,还真不太清楚,他现在跟我们说得也少,但我想,现在技术这么好,他做的那些事,就是有些人没看到,上网一查,哦,一搜,就能搜得出来。”

“那只要认识字的,两边对照着看一下,好些事就不用再说什么。”

“对照之后,就不言自明。”周宁总结道。

采访有些出乎她的预料,这老两口,对那件事现在竟然已经不再在意。

而这老两口说的话,虽然很口语化,但条理很清晰。

整体来看,其实不是不在意,只是他们对自己的儿子有信心,对社会有信心。

后面的这一点,虽然有些盲目乐观,但鉴于他们的儿子是冯一平,这一点也没什么问题。

因为冯一平有的是办法和手段,扭转社会上的一些认识。

她决定不再纠缠这个问题,趁这个难得的机会,问问其它的问题,“叔叔阿姨,我们都知道,现在每个家庭教育孩子的时候,都把自家的孩子和一平作比,那你们作为一平的父母,是怎么把他培养得这么优秀的?”

“我首先想说一点,一平目前确实是做了点事,但还没到每个家庭都可以把他拿来当榜样的时候,我们就知道,有很多孩子,在其它方面,也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比如说,在科研方面,在体育方面,在文……(儿子文学水平本来就不错),在表演方面……很多很多。”

周宁顿时就觉得这话相当耳熟,一想,当初冯一平不同样就这一点反驳过自己吗。

真不愧是父子。

“他呢,不过就是关注的人多了点而已,其实,我们和其它的父母一样,有时也羡慕其它人家的孩子,看人家的孩子,多优秀,在奥运上拿了冠军,在航天上立了大功,在科研上,做出了那么不错的成绩……”

“看周宁姑娘,你这么年轻,又这么漂亮,节目还主持得这么好。”最后这一句,是梅秋萍说的。

“阿姨,您过奖了,”周宁忍不住笑了起来,“那你们觉得,在孩子的培养上,有没有什么经验可以和大家分享的?”

“叔叔您说得对,但我想无论是谁,都非常清楚,一平他就是一个非常成功的人,他未来还将更成功,你们是怎么培养出这么一个优秀的儿子的?”

“这个,我们还真说不清楚,”老两口面有难色,“我们也是和村里其它的父母一样教育他,小的时候教他要老实听话,勤快懂事,上学后教他要用心学,其它的,还真说不出什么来。”

梅秋萍说,“应该是老师教得好,还有,他自己也很自觉。”

“从启蒙,就是从上一年级开始,他就很自觉,每天从学校回家,总是自觉的拿一张椅子到门口当桌子,先把作业做完,我们从来没有督促过。”

周宁觉得,这好像真不算是经验,因为这样自觉的孩子,同样也不少。

“那在你们的心目中,你们认为他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周宁看了门外一眼,“你们觉得,他有没有缺点,有哪些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