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六十三章 梦想的模样(第2/3页)

所以虽然是上调,他确实还是有那么几分不甘心的。

之前坐在盛正这个位子上的郭国坚当时的心情,他现在也算是非常理解。

所以,这工作难做啊,干得不好吧,位子会坐不稳,干得太好吧,位子同样坐不稳,干得不好不坏呢,也可能就在当前的位子上坐到退休……

主要是因为五里坳,带动整个县发展的势头太猛。

“有书记在市里照拂着,我们发展的路,肯定更舒畅了。”盛正说。

“呵呵。”赵书记笑了笑,不管是盛正还是五里坳,还用得着他照拂?

他也是真羡慕盛正,要是有他那样的背景,自己那两全其美的谋划,那一定会成功。

不过,他看了冯一平一眼,只要能得到他的有力支持,以后再往上走,也不是没有希望。

……

如果以广场为基准,烈士公园所在的这座山,也就高出五六十米的样子,之前这里属于五里坳镇的边缘,现在却一跃成为了中心区里最高的所在。

看得出来,镇里这两年没少投钱修缮和建设,这里既是一个设施完善的红色教育基地,也是大家日常休憩,登高望远的所在。

顺着由青砖砌成的台阶,他们一路走到山巅的烈士纪念碑下,扶着基座的围栏,举目四望,以广场为中心,棋盘一样的道路,向东南西北延伸着,在目力能看到的地方,都能看到路灯。

此时五里坳的夜景,和冯一平之前在太平山顶看到的夜景,自然还不可同日而语,但是,格局却已经有了。

如果这些道路能够继续延伸得长一些,由道路分隔而成的那一个个格子,未来都能像现在的商业区那边那么璀璨,冯一平的梦想,也可以说是基本实现了。

“哦,有这么多高楼了吗?”这里隐约能看到,远处那些山上,此时或者黑漆漆,或者有灯火在闪烁的高楼。

“四面八方都有,”盛正有些自豪的说,“最新的数据,镇里目前建成的、和在建的超过20层的高楼,一共超过了180座,对吗老黄?”

“187座,”黄承忠大声说,“考虑到这两年飞速增长的人口,以及土地资源的紧张,把楼层加高,是一个切实的选择。”

“现在镇里的总人口有多少?”冯一平问。

“常住人口,加上在这里经商和工作的,已经接近17万。”盛正又自豪的报出了一个数字。

“是狭义的常住人口,不包括镇下属各村的人口。”黄承忠又补充道。

“五里坳镇,原来的总人口也就四万多吧,”对这样的数据,县长显然也很熟悉,“就是全包括在内,短短几年,人口已经接近之前的4倍,这样的发展速度,我们说它是奇迹,也不为之过。”

他们自然清楚得很,人口,才是发展的基础,也是发展的潜力。

五里坳镇这几年激增的人口,有力的说明了这里的发展速度,以及吸引力。

县长看了盛正一眼,有些话没有说出来。

高楼和工厂就不比了,县城直辖的两个镇,加起来面积接近现在的五里坳镇的1.5倍,此时人口还不到9万。

这就是差距啊!

冯一平此时还是有些自豪,原来自己想过,能为县里的所有人,也就是二十多万人,都解决工作的问题,现在如果加上自己在县城那两个工业园的就业人数,这个目标,可以说已经实现了。

当然,这些工作岗位,并不全部是由他的公司实现的,但肯定是在他的公司的带动下实现的。

“说起这个,一平,正在建设的光学工业园,你确实是计划将来要发展成容纳一个超过10万人就业的项目?”县长问道。

“是的,”冯一平回答得很肯定,“在这一块,我们目前已经有了一些非常不错的消息,如果没有什么意外,我们将会成为苹果的供应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