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七章 知足常乐(第2/3页)

软银惯用的说服创业者的一条,其实也非常无赖:我看上了你的这个项目,想投资,如果你不接受,那行,我另外扶持一家跟你对着干。

冯一平现在哪还怕这个?孙正义要是敢跟他对着干,他就更敢跟他对着干。

我的资金状况比你的还好,至于在投资公司和项目方面,别说他孙正义,就是盛名在外的巴菲特,也比不过冯一平,甚至连一些项目的创始人,都没有冯一平更清楚他们的项目的发展潜力。

“我们希望跟软银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当然,这主要取决于软银的态度。”冯一平这话说得,霸气尽显。

大有软银如果态度不佳,就会给自己带来麻烦的意味。

“行,我一定向他们转达你的表态。”传这样的话,对老马来说,也是一件非常提气的事。

挂了电话,他想了一会,把桌子上原来的那些东西清干净,放上一幅大幅的中国地图,“换换脑子,你看老蔡,如果我们负责这个转运中心的项目,你觉得,我们需要在哪些地方布点?”

两家的合并,虽然是他主动提的,但他也是想法最多的一个。

就跟鲁肃跟孙权分析的那样,和嘉盛商城合并,阿里的其它高管,甚至在各方面的待遇比现在还要好,但唯独他,不可能比现在更好。

他现在是阿里的创始人兼大股东,是阿里当然的负责人,合并以后,他就只能作为嘉盛旗下的一个项目负责人。

再说,谁都知道,冯一平有多么耀眼,可想而知,跟在他身边,绝对不会招致更多的关注。

但是无疑,和嘉盛的合并,不管从哪个方面看来看,都非常有助于自己梦想的实现。

老马在这方面,比原来的哈斯廷斯要好,还是很有原则,主要还是为自己的梦想考虑,再说,冯一平也许诺了自己以后的决策权,加上他喜欢当甩手掌柜的风格,自己其实也能非常独立。

等他不再纠结这个问题,开始认真的思考合并后的公司的发展,他觉得,自己整个人都轻松了好多。

这,也许是知足常乐?

……

知足确实常乐,此时的五里坳,冯一平的二舅,原来的石匠,后来负责镇上已经外迁到郊区的砖厂的梅国平,这会看着眼前正在进行布线和电脑调试这栋四层的小楼,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这是一个配置有300台电脑的网吧,为此,他是把自己大部分家底都投了进去。

自然,决定开网吧之前,他肯定问过自家外甥,反正咨询自己外甥又不要钱不是?

对他这次的建议,冯一平表示肯定。

本地的,外来的,镇上的年轻人越来越多,此时不是每人都舍得买电脑,也不是每个人住的地方,都适合装宽带,网吧的生意,还是能做些年。

但他也着重提了两点,首先自然是安全。

这些年,随着网吧的快速兴起,安全问题也已经发生了多起,尤其是火灾,那有代表性的几起,遇难人数都高达几十人。

针对外甥着重强调的这个问题,梅国平也是下了大力气,这栋楼,他就是委托嘉盛设计室结合实际设计的。

一楼除了窗子,还有四个大门,每一边一个,内外均可开启。

二楼以上,每层都有走廊,配有直接通向地面的楼梯,万一有火灾发生,网吧里的人能在很快通过两边的大门疏散到走廊上,再通过楼梯,直接下到地面。

这还不算,结合地势,从二楼起,每一层还建了一座小桥,直接连到旁边的山上……

用他的话说,“就是自己的孩子在这里上网,也不用担心起火。”

当然,冯一平提的第二点,就是那些还未成年的熊孩子,比如镇上从小学到高中的那些家伙们,翘课来上网,或者是熄灯后翻墙出来熬夜上网……

之前一到省城,就眼红姐姐家面馆生意的梅国平,这些年也改变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