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一章 更大的问题(第2/3页)

后续的情况,则让他们再也轻松不起来,那位盛名在外的冯一平先生,在本质上,好像和自家英格瓦老先生有些像,虽然不至于是一样的节俭,但按他的投资习惯来看,他投入这么大资金的项目,绝对是他非常看重的项目。

而根据他过往的经历来看,他对自己看重的项目的投资,还从来没有失手过。

这就是个问题,如果他对这一块这么重视和自信,那么宜家至少在中国区,即将迎来最强有力的一个竞争对手。

昨天美佳那几万的顾客中间,就有几位宜家的员工,他们提供的这份文件的数据,进一步加重了杜福延的担忧。

虽然没有最终的具体数据,但可以确信的是,美佳昨天就增加了超过六万的注册用户;同样是没有确切的数据,但是,美佳昨天中午就开始大规模补货,昨天晚上停业时,几万平米的销售区域里,所剩的商品寥寥无几。

虽然取得这样的成绩,跟他们强有力的促销手段有关,但是,第一天开业,就能达到这样的结果,那无论如何也是能耐。

更让人担忧的,是报告里的一句话,“综合他们的表现来看,美佳对我们公司的了解之深,绝对出乎大家的预计。”

杜福延的脸色越来越严肃,眉头越皱越紧,那位冯先生,近来的注意力不都是集中在高科技上领域吗,怎么又在家居领域倾注了这么多的心血?

他马上召开了一个会议研究对策。

“从他们的表现看,我认为他们在这一行确实是个新手,连开业第一天会出现什么样的场面都没有预估到,听说,他们原本还筹备了剪彩活动?”有些人看法乐观。

他这说的也没错,这确实是整个嘉盛第一次运作大卖场,确实对头一天可能面临的局面估计不足。

但是马上有人提出了反对意见,“这说明了他们的谨慎,以及他们准备工作的充分,我认为,一个这样谨慎,而不是盲目自大,盲目乐观的对手,更难对付。”

“同时也能看出,他们和当地政府以及职能部门的良好关系。”杜福延说。

确实,商业活动最后让警察来保障安全,这不是一般的公司能得到的待遇。

宜家虽然节俭,但并不迂腐,其实所有的跨国公司都不迂腐,不然他们也成不了跨国公司。

跨国公司适应当地文化和环境中最重要的一项,就是和当地政府建立良好的关系。

“我觉得,我们在那边新店的筹备工作,应该要加紧进行,在中国的家居市场,我们本来已经是一个迟到者,如果跟在嘉盛的后面迟到,我想我们工作上面临的困难和压力,只会更多。”一位提出了一个具体的建议。

因为马甸自身条件的限制,他们早有在首都觅新址开新店的想法,但是力度并不是太大,现在看来,那是一定得加快。

“我同意,”一位对这位的提议表示赞同,“同时我觉得,我们应该提请总部注意,是不是应当加速我们的开店的步伐?我敢肯定,美佳的下一家店,肯定已经在筹建当中。”

“我认为,南方那边我们是不是应该加紧布局?”一位提出了一个进攻性的提议。

众所周知,南方,是嘉盛家具的大本营,也是美佳的起点,这样一来,在那里开店,好处多多。

“这个建议很好,”杜福延点了点头,富庶的南方,本来也是他们重点需要关注的地区,“我们的降价行动,一定还要加快进行,同时也要加大力度,”这是他自己的意见。

他看出来,美佳和宜家相比,最大的优势之一,就在于他们的价格。

而宜家的座右铭,就是为客户提供廉价的家居解决方案,但是这一政策在中国有些水土不服,此时的宜家,在中国还是高端品牌,怎么也称不上廉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