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三章 加压(第2/3页)

“在汽车驾驶方面,我们人类可以说是最安全,又最不安全的一个矛盾结合体。”

“说安全,是我们在面对突发事件时,能第一时间综合各方因素采取措施,这样的能力,在可以预见的未来,性能再先进的电脑,也不可能比我们处理得好。”

“说不安全,是因为这样的突发事件,多半就是由我们自己造成的,驾车时疲劳,或者是精神分散,比如,接电话,或者是看到路边有一个美女……”

“人为因素导致的交通事故,占交通事故总量的90%以上,在这一点上,我们真没有预设程序的电脑安全。”

“现在电子地图、雷达、激光、超声波、红外线、机器视觉等传感器的技术,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而我们硅谷,擅长整合,擅长通过软件,天才的让硬件发挥最优的效果,所以我觉得,我们完全可以在这方面现在就进行研究。”

“环境感知、行为预测、人机交互、高精定位……”

“等等,说慢一点。”斯特劳贝尔眼睛发亮的说。

冯一平这说的,都是一些具体的方向,而研发一个新项目,最难的就是要确定从那些方面去展开研究。

“这只是我个人的一些思考,详细的我会给大家邮件,总之,我希望这个项目,也能尽快立项。”

不得不说,特斯拉后来在自动驾驶上的水平,也在行业前列,冯一平希望这次也不会落后,而且他希望这个问题是由自己提出来,而不是马斯克。

那一研发火箭的家伙,太容易想到在汽车上增加自动驾驶功能。

“冯你这个提议很天才。”马丁挺振奋。

冯一平说得没错,硅谷的优势,就是用软件来整合硬件,研发自动驾驶这样的工作,他很感兴趣。

冯一平一提议,他就觉得,特斯拉,就是应该要装备这样的技术。

“那就这样?”冯一平收拾东西,“别忘了,晚上六点,到我家来参加春节聚会。”

……

NEXTDOOR,大会议室里,今天来的记者特别多,气氛有些不一样,《今日美国》的马修莱杰,双手插在口袋里,意态轻松,是现场绝对的主角,满面笑容的跟身边围着的同行交流。

不论如何,作为第一个质疑这项并购的人,他昨天的那篇报道,绝对为他们的报纸引来了不少关注,现在他身边的那些同行,还真有不少羡慕他的。

今天之所以这么多记者出席这场新闻发布会,主要的目的,就是看冯一平和奈飞,会不会有反应,会不会有相应的举措,如果没有,他们肯定会马上跟进。

西部影响力最大的报纸,《洛杉矶时报》负责硅谷新闻的记者布莱恩,这会则是有些看好戏的神态,希望你能多得意一会。

他在硅谷深耕多年,关系网密布,约莫听到了一些风声,对这个急着想借冯一平和奈飞上位的家伙,他挺想表示深刻的同情。

不说其它的,就冲冯一平能成功的投资谷歌,能成为乔布斯的顾问,能被亚马逊、麦当劳、星巴克这样知名公司的负责人欣赏,他怎么可能没有一点真能耐?

这项并购,怎么可能像马修想当然的所写的那样?

但是看着马修用有些带着胜利者姿态的眼神看了这边一眼,布莱恩心里的那点同情马上烟消云散,只有厌恶,和幸灾乐祸,且看你能得意到什么时候。

“来了。”喧闹的现场安静了下来,郑佳怡今天选择穿着一套深蓝色的西装出场,还毫不掩饰的在人群中找了一会,很明显是找马修。

这没费她多大功夫,因为马修就是那个还没完全散开的小圈子里的中心人物。

郑佳怡的目光毫无感情,马修倒挺有风度,微笑着朝她颔首,不过郑佳怡却懒得理会。

这次不动声色的交锋,让好些关注着马修的记者眼前一亮,好像是有好戏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