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八章 原罪汹汹(第3/3页)

恰好,今年有那么多的“首富”各种出问题,前不久上海的周正毅又出事,而且涉案金额出乎广大老百姓的想象,于是,一批以海外归国经济学专家们,在经济学界泛起一股颇为时髦的“民企原罪论”。

本来他们说说也没什么,一些耍笔杆子的嘛,哪怕是经济学家呢,又不是发表专门的专著,他们有时候的言论,就跟一些奉行“标题党”的记者没区别。

他们喜欢闹腾,那就让他们闹腾,没人捧场,没人参与,他们很快就会自己消停下来。

但是,此时的国内,确实已经很有一批“先富起来的人”,恰恰他们在富裕的过程中,真的有很多不规范的地方,他们就见不得这样的言论。

而且,众所周知,最早下海的那一批人里,可是有不少公职人员,他们里面有一些本来就从事理论研究的,理论水平本来就不低,当发现这个被一些从国外回来,喝了洋墨水,了解了一些基督教,并且从基督教教义里借用一个名词而成的所谓“民营企业原罪。”忍不住一时技痒。

这时的他们,虽然不像冯一平有自己的杂志,但是,也有很多渠道发表自己的看法。

那些理论水平不高的,虽然不能亲自上阵,那也没关系,只要肯花钱,专家有的是。

于是,一来二去的,报纸上就出现了两派,一派说,民企有原罪,另一派说,这个舶来的词,本来就是个伪命题。

两方争来吵去,原本当吃瓜群众的群众,也一下子关注起这个问题来,群众一关注,其它的媒体自然会纷纷跟进。

结果,大面纷纷倾向于有原罪的那边。

简单,仇富这事,很容易煽动。

然后,一些自以为理论水平很高的企业家一看,觉得这可不行,再这样发展下去,保不齐自己辛辛苦苦挣下的家产,哪一天就不保了。

于是,他们自认为聪明的想到了一个点子,党代会召开在即,那我们就推动立法。

宪法第十二条说,“社会主义的公共财产神圣不可侵犯”,他们就想着,那就在修改宪法前表达一下自己的意见,最好把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写入宪法,以求和公有财产平等。

如果真能这样,那岂不是万事大吉?

这个,只能说他们理论水平确实高,但是在大局上,真的差了点。

因为全世界各国,就没有一个国家宪法里面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这个条款。

“神圣”二字是不能写的,因为写“神圣”二字意味着不许追查来源,意思就是你别管我钱怎么来的,反正偷、骗、抢来的钱,修改宪法后就不能再追查。

这个做法,反倒真的又让很多吃瓜群众觉得,这是他们心虚的一种表现,他们是真有原罪。

就在这时,又来了一批神助攻的队友,和最开始提出原罪论的那些经济学家一样,从国外回来的一批自由经济学家建议说,中国暴富阶层有“原罪”,但是为了不影响经济发展,他们要求国家在人大开会的时候,仿效历史上“大赦天下”,正式予以赦免……

总之,如果安安静静的看着最开始的那几个经济学家上蹿下跳,也就热闹一阵而已,没多少群众关心这些问题。

但是现在,这事是真被炒热了。

而糟心的是,一定程度上,冯一平和他的嘉盛,就是民企里的代表,有意无意的就被顶在前面。

……

“郑叔叔,谢谢你的关心,这事,我已经准备好要发表一些看法。”

“啊?”郑博赡有些急,“一平,听我一句,这些事你还是不要参与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