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章 上就上呗(第2/3页)

冯一平这样不全是客套话。

如果深究的话,国内最牛的单位,不是两桶油,也不是电信移动……而是沪深两家交易所。

能让国内的众多公司,排着队求审核,求辅导……只有这两家公司。

经常性的是有超过500家公司等着他们的垂青。

对,求银行的企业更多,但是,那些想上市的银行,最后也要求到他们两家头上。

所以,这么牛的单位找上门来,冯一平还真的是有些小高兴。

上证的这一拨人找上门来,自然是探讨嘉盛旗下的公司,在A股上市的可能性。

虽然等着上市的企业很多,但是,他们也会主动挖掘一些优秀的企业,交易所嘛,也有业绩方面的追求,也希望有更多的企业选择在这里上市,自己的市值越来越高,跻身全球交易所的前列。

其实在这之前,就有国内的知名券商来公司做过工作,探过口风,上交所这次这么隆重的前来拜访,冯一平热情的出面招呼,也算是有备无患吧。

“冯总您太客气,”万总笑着说,“机会难得,我就不绕圈子,想必冯总您也知道我们的来意,对,我们就是希望冯总的下一个公司上市的时候,能够考虑我们交易所。”

“这个问题,万总,我想说,不是我们不考虑上交所,而是我们的很多公司,还不能满足贵所的要求哦。”

在感情上面,冯一平有些畏首畏尾,但是在商业上,不管面对谁,面对什么单位,他都能挥洒自如。

这是真的,之所以有那么多公司到美国去上市,实在是因为,上交所的上市要求很严。

比如,不说现在的很多企业,都有外资身份,不符合“在中国境内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这一条件,主要的是,它的一些硬性要求,特别是对利润和营业收入的要求,就让很多公司退避三舍。

具体的说,上交所要求公司发行前三年的累计净利润超过3,000万人民币,这一条,是最大的拦路虎。

网、搜、新它们三家,选择到美国上市,固然是想加强国际化,熟悉、学习国际先进经验,主要也是因为它们的赢利和营业收入,不能满足上交所的条件。

到美国上市几年,它们今年才实现盈利呢。

同理,按这一条,后来的某东,也跟上交所无缘,按这一条一框,就是那么多人追捧的特斯拉,它想在上交所上市,那也没门,因为你一直亏损,没赚钱啊!

按理这个要求其实挺好,一定程度上是对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的保护,但实际上,最后也只有一个然并卵的结果。

“冯总你太客气了,嘉盛旗下随便拿出来一家公司,都有上市的可能,比如,我是忠实用户的有佳便利店。”发行上市部的白经理说。

原来他们看中了有佳。

眼光倒真不差,有佳,现在是嘉盛旗下非常优质的资产,发展迅捷,实力雄厚,现金流充沛……

但是,对有佳,冯一平此时还真没有把它运作上市的要求。

有佳现在已经能独立负担后续的网点铺设,并不缺钱,恰好冯一平其实也不缺钱——缺的是美元,人民币还真不缺。

那为什要上市呢?

“我们会慎重考虑各位的意见,只是,我要重申,有佳暂时还这没有上市的打算,不过我可以肯定的答复各位,如果再有上市的意愿,我肯定会优先考虑上交所,毕竟国内股市的市盈率要高啊。”冯一平笑着说。

“谢谢冯总的承诺,只是,我们觉得有佳真的很有潜力,我们也知道,有佳正在启动在国外扩展的计划,这个时候,有充足的资金保障,总是有好处的。”

理是这个理,只是冯一平真的对国内目前的股市信心不太足,不说审核制的弊端,冯一平还有一个担心,将来有有心人操作自己公司的股票,让股价几天就波动一次,坑散户的钱呢?真不是没有这个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