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五章 面授机宜(第2/3页)

“一家人就不说两家话,”冯一平说,“我初步的打算,还是以综艺为突破口。”

好吧,必须得说,冯一平对棒子的印象也不太好,棒子的一些艺人的狂妄,倨傲,也加大了他的这一认知,所以,他首先想的,就是把后来国内一窝蜂的高价从韩国买来的那些综艺节目,先给策划出来,之后,同样可以高价卖给韩国嘛!

赚钱又解气,多爽!

而且,现在的国内,真的太需要让人眼前一亮的综艺节目。

目前国内的综艺,都是以室内为主,而且期期节目都大同小异,比如央视,当红的开心辞典和非常6+1,收视率真的高,但说实话,那真是大家没有选择下的选择,就像每年的春节联欢晚会一样。

冯一平还希望,自己决定加大这一块的投入,也能有一些附带效果。

他真诚的希望,自己的传媒公司,也能做一条鲶鱼,让国内的这些因循守旧,想法和手法都不开阔的电视业者们也紧张起来,激动起来。

哪怕是跟风抄袭呢,同样能提高国内相关业者的水平,促进国内相关行业的壮大,以及,可能的对外输出,免得出现后来那种被韩流一统天下的难堪局面。

“一平您的决定非常正确,我也觉得,综艺是一个很好的方向,目前我们筹拍电影或者电视剧,真的方方面面会欠缺太多,我还真没把握能做好。”

看来陈韬并没有被成功冲昏头脑,对自己的实力,还是有着清楚的认识。

冯一平有点小欣慰。

“对,我也是想先通过综艺,磨练和培养出一直过硬的队伍哎,之后,再说其它的打算。”

“所以,你接下来要做的准备工作主要有三样,首先,扩充我们的队伍。”

“这方面,可以大胆一些,全球范围内招聘,我支持你高价挖掘那些在行业内确实能力突出的人,打造一支梦之队。”

人才的引进,还是必要的,因为我们的文化基因和传统,在综艺方面,我们的从业人员,和世界水平,目前真还是有代差的。

“我知道传媒公司目前不缺钱,如果不够,我还可以加大投入。”

“谢谢冯总,谢谢,你放心,我马上就办,而且绝对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把这些人揉合在一起,尽快形成战斗力。”陈韬真是了解冯一平,主动提起了冯一平关心的问题。

“你现在就能有这个意识,非常好,只是我希望,你能有更充足的心理准备,这应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就像玫瑰总是带刺的一样,优秀的人才嘛,总是会很有个性,而且,他们也不愁找不到工作,把很多很有个性的人整合成一个团队,打上嘉盛的印记,不是件轻松的事。

“我有思想准备,也有计划。”

“那就好,第二件事,是尽快成立我们的自己的经纪人队伍,把那些合适的艺人签下来,不过在艺人选择方面,我们最好遵循这样的原则。”

“尽量不签那些已经小有名气的明星,对吗?”陈韬又忍不住抢答。

“对,我们不伺候那些自认我是‘腕儿’的,我们自己能造星,能造更大的‘腕’。”

“就比如《在路上》的这三个主持人。”陈韬举例。

“对,所以我们主要就找那些有实力,但是没机会,也没有名气的艺人,这样成本也低,麻烦还少。”

那些业已成名的艺人,不一定都有自己的公司,但是,肯定都会有自己的经纪人,嘉盛传媒想签下他们,不太现实,那为什么要帮自己培养竞争对手呢?

后来的时候,那些颜值高的明星,哪怕演技一塌糊涂,但是他们出演的所有节目,一律爆红,冯一平相信,在这会,只要自己的点子好,艺人的水平哪怕生涩点,节目的整体水平,依然不会差。

何况,除了一些惊才绝艳的天才,大多数演员,只要机会多,那演技自然会纯熟起来,不然,就铁岭那旮旯,后来怎么就有了那么多家喻户晓的明星?还不是因为机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