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唇枪舌剑(第2/3页)

大家继续笑,奥普拉笑着说,“理解理解。”

“再回到开始你的问题,”冯一平又说回正题,“那些素不相识的社区居民的问候,让我很感动,只是我当时又要忙着功课,同时还要工作,所以,时间真的很紧。”

“哦,对了,我们知道,斯坦福商学院都是研究生,你是他们接受的第一个本科还没毕业,本科三年级的交换生,对吗?”

这样的细节,现场和电视机前的观众,其实并不清楚,所以,这也算是她的一种示好。

“对的,因为我2000年出版的《蓝海战略》的关系,我的交换生申请,很荣幸的得到了斯坦福商学院的批准。”

“那么再继续之前的话题,以本科生,接受研究生的教育,刚开始的那一段,压力真的很大,所以我时间真的很紧张,我记得,只在家里举办过一个party,来感谢我那些热情的邻居,同时,也借那个机会跟他们认识。”

“但除此之外,平常我真的没时间参与社区活动,所以,我觉得有些不好意思。”

“你知道的,刚好那时流行把什么都搬上网,不管是大公司,还是小企业,或者其它的一些组织,都建有自己的网站,那我就想,如果把我们的社区也搬上网,那岂不是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

“刚好我在硅谷有一家软件公司,我把我的注意跟他们一说,他们都觉得不错,然后就这么着,才有了现在的NEXTDOOR。”

“真不错,”奥普拉鼓掌,“我想,一定也有其它人发现这个需求,但你是第一个想着怎么去解决,而且解决得很好的人。”

“谢谢,可能是因为当时的我,算是一个外来人口,和久居在这里的其它人,看问题的角度不一样吧。”

“而且我认为,面临着和我一样难题的人肯定不少,所以,我们的推广也很顺利。”

这个时候,肯定一点都不能提911事件对他们推广的推进作用。

“也就是说,你当初的本意,只是想着解决平时没时间参与社区活动的问题。”

“是的,所以一开始,我们就坚持以家庭为单位,用自己的真实身份来在网站上注册。”

“跟一些政府安全机构合作,都是后来的事情?”

奥普拉隐晦的提到了911的影响。

“是的,那么后来,因为恐袭的原因,相关执法机构,对很多人进行了调查,在很多社区,都弥漫着一股不安的情绪,很多人发现,原来对自己的邻居,并不了解,我觉得,可以利用手中条件,为社区的和谐,做些什么。”

谈于911相关的问题,很容易出问题,所以,奥普拉马上移开了话题,“我们知道,你在斯坦福商学院当了一年的交换生,就是现在,你也有很多时间在美国工作和生活,那么,你认为,究竟是在美国生活好,还是在中国生活好。”

这就是小奥黑提到的那种让你左右为难的选择题。

如果回答在中国好,国内的倒是高兴了,但是美国人肯定不买账,影响到自己名下公司在美国的业务,那再正常不过。

如果回答在美国好,那后果,冯一平更不敢想象。

“因为经济发展的原因,在以前,中国国内的一些社区,配套没有美国这么完善,但是随着中国这些年的持续高速发展,在社区配套这些方面,已经和美国没有多大区别,所以我觉得,在中国生活,和在美国生活,并没有多大区别。”

这样的问题,当然难不倒冯一平,他巧妙的做了一个置换。

“而且你也知道,是在中国还是在美国,有时候,我并不能做主,而是工作替我做主,可能明天一早,我就要赶回中国处理一项重要的工作,然后后天,又因为美国这边有事,马上又要赶回来。”

奥普拉现在算是很了解冯一平,知道他的成功,肯定不是因为偶然,也知道他不会回答不好这么轻松的问题,所以,她决定把问题问得更尖锐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