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波折(第2/4页)

一说嗜好,倒是提醒了罗维。

他记得冯玉萱说过,她爸妈现在爱好摄影。

“什么打退堂鼓,后天是吧,我现在就请假。”

……

早上六点,当天色由黑转青的时候,冯振昌和梅秋萍也准时醒来。

打开窗子,虫豸这会都很消停,能吃能睡所以能长的那头白猪,也还在后院里呼呼大睡,倒是能听到鸡笼里不时有些小动静。

“都过了立秋了,怎么还这么热?”站在窗边,感觉早上的风都没有一点凉意,梅秋萍埋怨了一句。

“都怪那个什么什么诺,”厄尔尼诺这个词太拗口,冯振昌总是说不清楚,“等过了处暑,会好一点。”

他穿了一套厂里的短袖工作服,“我去菜园,要带哪些菜回来?”

“这还用问?黄瓜、西红柿,那些都快老了的,都摘回来。”

“我看,厂里是不是再开发几个产品,家家菜园里的这些菜,都吃不完,全拿来喂猪,多可惜。”

“哪有你说得那么容易,现在厂里的这些腌菜,卖遍全国,一样东西,要让天南地北的人都吃得惯,讲究多得很。”做一行专一行,冯振昌现在对这块很专业。

“粥里下两个红心芋头,葱油饼煎得焦一点。”洗漱完出门之前,他还不忘嘱咐一声。

“晓得,总是这么难伺候。”梅秋萍已经在厨房忙活着。

20多平的厨房里,煤气灶也有,但他们俩平常用的都还是烧柴的灶,当然,这是最新的省柴灶,不像是以前老房子里的五大三粗的那种。

“三爷,又去菜园?”“三太,去菜园啊,”在门前的池子里洗漱的大人、看样子还没睡醒,有些迷糊的孩子,见了扛着锄头,提着篮子的冯振昌,都笑着打招呼。

“是,除除草,顺便摘点菜,都放暑假了,怎么不让他们多睡会?”

“听说不管是在国内国外,一平不也是天天早上六点起床吗?他们这些家伙,就更没到睡懒觉的时候。花钱在镇里给他报了个补习班,一会就得去,我们也不求他将来能像一平一样,考上那么好的大学,但至少得读个大学吧。”

冯一平的那几年苦读,在冯家冲,绝对起到了非常正面的带动作用,就和当了几十年民办教师的四叔认为的一样,很多人,同样认为,冯一平之所以现在有那么大的出息,就是因为他书读得多。

所以,这一会,在冯家冲,盛行的还是读书有用论。

当然,主要也是因为家家条件都好了起来,经济上有能力培养孩子深造。

听了这些话,冯振昌心情自然是极好的,他知道这些不是恭维话,在村里,在镇里,大家对自己的儿子,是真服气。

下了水泥路面,去菜园的那条小路,路两边的野草就茂盛起来,连篱笆上,也是绿绿的,光看着,就让人觉得精神起来。

但是,细瞅瞅,路边草丛里探出的那些黄的、白的菊花,一些草头顶的花絮,还是在提醒着,秋天,慢慢的来啦。

田地没有以前种得多,菜园却比以前侍弄的好,也不止他家这样,旁边的园子里,同样是趁上班之前,来给菜园施肥除草,顺道摘菜的人。

对冯振昌来说,原来只能种田的时候,也觉得这些事辛苦,但是,现在每天都在厂里劳心,抽空到地里劳力,对他而言,居然变成了放松的一种好方式。

但今天的放松,只进行到一半,就被电话打断,“你快回来吧,玉萱说,明天就带男朋友回家里。”

……

“她怎么说的?”这当然是一件大事,冯振昌急匆匆的赶回家,“就他们俩回来?”

女儿交了男朋友的事,他们听蔡虹说起过,上次他们去省城的时候,也说见一见,只是刚好不凑巧,听说公派出差学习。

“就他们俩,玉萱说,是带男方来家里见见我们,听她的意思,是征求我们俩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