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我们也要创业(第3/4页)

“我跟你说,对比在嘉盛实习时的感受,我们这家销售额据说最高也上亿的公司,本质上,依然还是一作坊,不过,是一个生意挺好的作坊,哪有什么危机管理,哪有什么忧患意识,一旦因为什么原因增长乏力,可能连一个季度都生存不下去。”

“所以,有时候想想,再在这里干也没什么意思。”

“我也是这个意思,”王昌宁拿着啤酒杯跟他碰了一下,“现在我们对这边,也算有了一定的认识,但是,如果要学更多的东西,我觉得,还是我们自己单开一摊锻炼人,成熟得快。”

“原来老王你也有这个想法?我也是这么认为,这段时间,我去了不少工厂,接触了不少老板,他们的成功,说起来很简单,看准一块市场,然后立马扎进去,可能什么调研都没有,只是预估了一下投入和可能得到的回报。”

“所以我想,我们可能一开始就搞错了方向,有了那几年在嘉盛实习的经历,我们一开始就不应该想着到南方来帮别人做,而是一开始就应该想着自己做。”

“呵呵,来,为我们的共识,碰一下,”王昌宁用大排档提供的劣质纸巾擦了下嘴边的啤酒,“那你觉得哪一块可以做?”

“可以做的太多,不过,我挺羡慕一平做网站的主意,所以,我也想朝这方面试试。”

“哦,说来听听。”王昌宁是没想到肖志杰居然也动了做网站的念头。

“你看啊,每天来深圳的人,成千上万,他们都和我们刚来的时候一样,如果没人带着,真是两眼一抹黑,深圳的发展又这么快,就是那些已经在这边工作生活了一段时间的人。”

“所以,可不可以做一家这样的网站,为新来的和老居民,提供关于交通、工作机会、生活指南、房子、教育、健康,还有休闲娱乐、购物、餐饮等方面的信息,还有各种便民信息,你说呢?”

“而且,这同样能像一平开便利店一样,可以在那一些一线和热点城市复制,只要做好一家,那就意味着能做好好多家。”

“我觉得不错,如果所有的这些事,上上网就都能知道,我还没到一个城市的时候,就知道从车站到我要去的地方,该坐什么车,哪边租房子实惠,又能找到那些工作,或者是那家店最近有打折,那儿开了家新餐厅,哪家幼儿园和学校综合条件更好……我觉得这个网站挺好!”王昌宁表示肯定。

“是吧,我就觉得,我是个天才。”肖志杰习惯性的自吹自擂。

“可是,你有没有想过,建设这么样的一家网站,得投入多少资金?再说,大哥,你有没有想过,你设想的这家网站的功能,和深圳热线,是不是有很多重合的地方?如果要做出差异化来,吸引更多的用户,那不仅仅是网站的建设,就是推广上,也得花费很多的资源,所以,我认为,这个可以做,但不是现在,你觉得呢?”

“就是一平,一开始的时候,不也是从糖炒板栗的摊子,再到面馆,一步步的慢慢成长起来的吗?”

“我知道你想说可以找风投,可是大哥,关于建网站,我们俩懂什么?技术方面的事,一窍不通,去现组一个团队,你不担心那些有技术的家伙抛开我们自己干?”

“而且,我们也没有一平那样的天分,就是组好了团队,拉来了投资,又能保证一定做好?我看不见得,不要事没做成,钱没赚到,还欠下几屁股的巨额债务来。”

王昌宁这一番先扬后抑的话,让肖志杰听得郁闷不已,不过,他也得承认,王昌宁说的,确实也有道理。

“那你的注意呢?”

“我的主意,我们还是先从小的生意练练手,然后,如果你真想建网站,空余时间,我们刚好自学,为将来做准备。”

“什么小生意,你千万别说开面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