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不爽的巨头(第2/3页)

按以前的经验看,浏览器和邮箱,是最能拉拢客户的两样产品,现在已经是谷歌的大股东,冯一平自然希望谷歌的上市,能为自己创造更大的价值。

“你觉得明年也不错?”布林问。

“只要那两样产品能够尽快开发上市,明年,也不错。投资者其实都知道互联网经济的前景,经过前两年的低迷后,我们这样的优质公司,一定能受到市场欢迎和追捧,我对你们两位有信心,所以对我们公司的上市,也很有信心,我相信,在融资额度上,到时我们一定能创下一个记录。”

“研发进展还算顺利,最迟年底就能推出,”佩奇最近这么忙碌,也是因为这方面的原因,“只是,最近我们在欧洲的发展,不是太顺利。”

他说的不顺利,主要是在公共关系方面。

谷歌并不是只在我们国内遇到了这样的问题,在世界上的其它国家,其实也一样,网络搜索业务,真的并不单纯只是生意而已,而且谷歌目前在欧洲的搜索市场上,已经占据主导地位。

虽然还没上市,不过,业已成为一个小巨头。

而欧盟,可一直对美国的这些大型跨国公司不太友善,从微软到苹果,都不例外,变着花样的从他们身上割肉不说,同样会以各种名目给它们制造困难。

在谷歌发展的初期,这些额外的阻力并不大,但在谷歌一步步发展到在搜索领域难以撼动以后,类似的麻烦自然而然的多了起来。

这情形,跟我国与欧盟贸易差不多,之前贸易额并不大时候,欧洲的生意好做,但是,现在双方贸易额屡创新高,欧盟也马上成为对我们国家发起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地区。

“我们是不是可以考虑,在欧盟地区聘请一些政府官员?”冯一平提了一句。

西方公司,在协调和政府关系的时候,经常会高薪聘请一些前政府雇员来当顾问或者说客,他不相信佩奇他们俩没想到这一点。

“这个,”佩奇有些犹豫的样子,“我们一直想让谷歌成为一个高尚的,有追求的公司,这些行为虽然很普遍,但我觉得,这样的手段。”

“如果竞争对手利用这一点,而我们不采取有力措施,那还谈何改变世界?难道就眼睁睁的看着劣币驱逐良币?”

“好吧。”佩奇点点头,他肯定和布林早就有认识,只不过是想得到更多的支持,让自己的决定,至少看上去更正义而已。

怎么说呢,他们虽然在有些问题上很坚持,可能会比我们国内的那个同行好一些,但从创办到现在,经历过这么多事,还成功的在红杉和KPCB的觊觎下保持这对公司的控制,怎么会迂腐?

“随着我们公司的发展壮大,以后类似的事情肯定会越来越多,如果从长远考虑,我认为,不但我们要聘请欧盟的政府官员,最好,我们的一些员工,将来也能被欧洲政府聘用。这种战略性的互动,将使我们与老欧洲决策层的心脏,进行具有重要价值的接触,提高我们在公共领域的影响力。”

那两个家伙对视一眼,举起酒杯,“干杯。”

“冯,你真的跟我们想的一模一样。”

对佩奇和布林来说,冯一平的回答,让他们非常满意和高兴。

他们冥思苦想,烧死了不少脑细胞才想到的办法,一听说面临的问题,冯一平居然就迅速跟他们想到一起去。

特别是后面这一条,冯一平也能想到,真出乎他们的意料,也让他们又一次觉得,当初选择冯一平投资公司,真是个非常不错的决定。

他们看向冯一平的眼光,就又多了几分惺惺相惜的意思。

……

这边三位基情满满,满怀的豪情壮志,而在华盛顿州西雅图的联合湖畔,贝佐斯又一次黑了脸,“NEXTDOOR,又是NEXTDOOR!”

虽然亚马逊的团购业务,依然在推进,但是,他们在这一领域,依然没能超越创始者NEXTDO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