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八章 商人?共产主义战士?(第2/3页)

能不熟吗?

“原来李记者是为了一平来的?”黄承忠问,稍微有些警惕。

好像这最近,一平就没有接受过什么访问,他这样做,肯定有他的道理,没搞清楚之前,还是谨慎些好。

“也不瞒几位,这次主要还就是为了了解冯总。”到镇上的这几个小时,他很快就搞明白了一件事,镇里的所有人,看上去对冯一平那都是相当喜欢,估计自己的这个采访目的,这几位也能支持。

“自从他被媒体称为首富之后,我们就想做一个专题报道,你们知道,这么年轻的首富,而且还是国外很多年轻人心目中的创业偶像,有很多人希望能更详细的了解他。”

“他从纳斯达克回来,我们的记者跟拍了他一段时间,发现他除了去公司去学校,就是呆在家里,作息非常规律,说实话,真不像是一个首富过的日子,比他大多数同学和同龄人的日子还要枯燥。”

“这样的报道,首先没什么亮点,另外,如果就这样报道,估计有很多人看了以后不会相信,所以我们就想,干脆深入一点,结果,还没等我们有所行动呢,非典就来了,只能拖动现在,这次刚好知道冯总也要回来,我们就想着跟他一起来看看。”

“我们一平,从小就是一个很刻苦用功的孩子,”说这话的,是陆副部长,“这绝不是假话,李记者,因为工作关系,我们部门,应该最了解一平,我们不但问了老师,也问了他的同学,从三年级开始,他就一直是优秀学生,以及他从二年级开始就名列前茅的成绩,同样说明了这一点。”

这些话李志雄只是姑且听着,就是冯一平小时候是个从来不好好上课,只知道打架欺负人,让老师和同学头痛的小霸王,现在肯定也会被粉饰成为一个五讲四美三热爱的好孩子。

“我最想不通的一个问题,是他为什么会在这样的地方,几位别介意,我并不是说这里不好,只是从投资回报的角度来说,至少省城比这里有优势。”李志雄问。

有另两位在,其实黄承忠真不好回答这些问题,他要是回答,那就近似于自夸。

好在还有号称最了解冯一平的陆副部长。

“放在一般人身上,这样的问题,确实不好解释,但那是因为他们都不是我们一平。”陆副部长来了谈性。

“虽然我们没有机会当面问一平,他爸妈也没有明确回答,但他们家从92年开始试着做点小生意的时候,始终就坚持两个原则,首先,他们做的生意,是要能带动周围的乡亲也能致富的,其次,当然是自己也要能致富。”

李志雄是越听觉得越假,拜托,我是记者,我要听到的是事实,不是故事。

虽然他掩饰得很好,但脸上依然露出了些不以为然的神情,那三位也没说什么,听陆副部长继续讲,这样的事,盛正特别有体会,一开始,他也是不信的。

“比如,最开始,他们家在省城推着车买糖炒板栗,很快,带动村里的十几户去省城做同样的小生意,后来,他们家又开起了面馆,就是现在牌子非常响,加盟店众多的老家味道面馆,现在,他们帮助我们镇近百人,在各地开了近两百家面馆,而且,不收一分加盟费用。”

“他们在市里收购了一家破产的国有加工厂,投入大量资金改造后,从他们村带去了几十位工人,工资和原来留下来的工人同一个水平。”

“至于他们在镇里开办的第一家工厂,就是那一家,现在最靠近路边的那一家,嘉盛橱柜厂,就是为了帮助他们村更多的人脱贫。”

“如果单纯从投资回报的角度考虑,那家工厂也不应该办在这里,因为像橱柜厂需要用到的木材这样大宗的原材料,很多也要从外面运进来。”

“他高中的时候,开始在市里开便利店,一开始的所有一线员工,都是我们县里的中专职高之类学校的学生,当然,到现在也有很大一部分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