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七章 李大记者见闻录(第2/3页)

从省城过来四个多小时车程,从县里再到五里坳,又要一个半小时以上,加起来,从省城到五里坳,就要近六个小时!

这还是得在你自己开车的情况下,如果是依赖公共交通工具,那么,像李志雄他们那样,早上吃了早餐从省城出发,赶到五里坳镇,顺利点,能赶上晚饭,也就是,路上就要耽误整整一天的时间。

而地图上明确注明,从生成到五里坳,其实不到三百公里,这个交通状况真是!

报纸上报道的那些,冯一平在五里坳镇投入巨资办公司的事,会是真的吗?

一直报道经济方面的新闻,也算个行家的李志雄觉得这事也不是不可能,前提是做那个决定的人,脑袋被门夹过,而且还不止一次。

不然,抛开其它方面的优势不谈,谁会不在地理条件更优越的省城投资,而非要跑到这个交通非常不便,除了贫穷落后,其它一无是处的山沟沟里投资?

“我们这里面是不是有什么矿产资源?”李志雄问,“这路上的大货车好像不少。”

“我们县,矿产资源并不丰富,”陆副部长摇头,“你说的那些大货车,那多半都是朝五里坳运送原材料,或者是朝外运成品的车。”

那就是这事好像不假?

终于,在县级公路上颠簸了一个多小时以后,陆副部长看着路上的那个牌楼说,“到了!”

金杯绕过一个弯,超过前面一辆大卡车,李志雄他们眼前一亮,前面群山环绕下,一座小城出现在他们眼前。

其实以他们这些人的眼光来说,这座城市,并不是非常出色,但是,当你连续看了几个小时的绿叶之后,猛然间看到一朵小花,那自然是觉得极美的。

规模好像也不大,但远远看去,就觉得规划得很好,就从这入口的道路,和路旁的河堤这些市政工程上看,明显都已经赶上了国内大多数城市。

金杯到了这,也有些走不动,前面的大卡车都排着队,只能跟着车流慢慢移动,李志雄这会已经觉得,原来的那些报道,可能会有夸张的地方,但大概会是所言非虚,于是示意了一下,一个助手马上问,“陆部长,你能不能协调这里嘉盛的负责人,接受我们的采访?”

“呵呵,镇里的所有工作人员,一定会全力配合几位的采访。”陆副部长打了个哈哈。

那也就是协调不了的意思,看来这嘉盛,在这还真是牛!

很不巧,他们赶到的时候,正赶上下班时间,人潮从大大小小的工厂里蜂拥而出,宽阔的街道,被人、自行车、摩托车、电动车到面包车、中巴车等挤得满满当当的。

那些中巴车,都是公交车,售票员半个身子从窗口伸出来,拍着车身大叫,“让一让,让一让,挤什么挤?”

不时有工人飞身而上,对着下面的工友挥手,“明天见。”

路两旁的大小餐馆,此时全面爆满,服务员脚下生风,手上像玩杂技一样拿着好几盘菜,忙碌一天过后的人们,终于有了闲暇,此时情绪非常不错,大多数都拿着装满啤酒的一次性塑料杯,围着桌子大快朵颐,谈笑风生。

其它的各色商店,门头霓虹闪烁,店里大小音箱马力全开,卖力的打着广告,而在一些稍微宽敞点的地方,已经被小贩们见缝插针的摆上了地摊。

终于一睹庐山真面目,李志雄带着助手们,这会正在工业园里抓紧拍照。

这些工厂,和他们在改革开放最前沿的那些地方见到的最先进的工厂,并无二致,晚上同样有些工厂灯火通明,看来是在上夜班,只是,所有这些工厂的绿化,那真是下了很大力气,怎么说呢,一般的工厂根本比不上,比他们总部办公楼周围的绿化都要好。

天色渐暗,李志雄他们跟在陆部长身后,徒步朝镇政府走,看着路旁那些热闹的景象,回首那边那一片和这个山区相当不搭调的现代化工业园,李志雄说,“这里真的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