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四章 不同以往的张黄会(第2/3页)

冯一平自然能看出她那笑里的牵强,“你想了什么,跟我说说。”

“没什么,”黄静萍摇头,“走,去吃饭吧。”

……

省政府,大人带着冯一平从小会议室出来,进了旁边的大会议室,长桌两边,梅义良带着嘉盛的管理层,和省里的相关部门聊得很热络。

大人笑着说,“大家静一静,我刚跟一平谈过,他表示,将继续加大对省里的投资,财神爷好容易来一趟,大家有什么话,都快点说。”

那些领导一听,都面带喜色,和沿海不同,沿海的好多地方,是投资商带着钱找项目,而他们这,是有很多项目在急着找钱。

金副大人咳了一声,“那我先起个头?”

这没人有意见,在当大人之前,他担任了好几年的省计委主任,当然,现在改叫发改委,对省里的经济工作,非常熟悉。

“未来几年,省里最重要的工作,就是依托现在的高新区,打造一个以光电信息产业为主导,以能源环保,生物工程为主的高科技产业园区,我们希望,在未来的十到十五年内,高新区的GDP,能够达到万亿元的规模,也就是在产值上新造一个省城。”

“同时,高新区和现在主城区的接壤地带,我们规划把这一带建设成为一个新的、宜居的版块,依托高新区,我们要把这一带建设成为一个集总部中心、金融业、高档商业、体育中心,政府机构等,汇聚政治、经济、文化为一体的新城,计划容纳省城至少六分之一的人口。”

“这个计划,投资巨大,我们想,作为省里实力最雄厚的民营企业的嘉盛集团,能不能在这个计划里起到带头作用?”

在他们这样的内陆省份,能有这样的计划,可以说,这些领导也是想干事的人,而且,冯一平也知道,这事后来还真干得差不多,虽然可能离他们十到十五年内,就实现万亿GDP的这个目标有点距离,但是,省城高新区,后来在国内所有的高新区当中,确实名列前茅。

“作为在省里成长起来的公司,嘉盛的发展和壮大,离不开省里的支持,因此,我们非常赞同省里的决定,除了原有的投资项目,我们会在高新区再投资建设一家研究中心,从事云计算等相关技术的研发。”冯一平很爽快的表态,因为这是他们早就有过的决定。

“这个,冯总,你可是大财神,其它的不说,我们知道,贵集团最近正在和银行谈一笔巨额的融资,高新区这么大的盘子,你不能只投一个项目吧,我们知道,嘉盛在酒店以及高档写字楼的建设和运营方面,都很有经验,这方面,嘉盛能不能考虑?”

说话的这个,是发改委主任。

冯一平想,金副大人应该提点过他,相信省内的不少人都知道嘉盛在谋求一笔巨额融资,由他提出这个问题,挺好。

“五星级酒店,我们可以考虑,但是,非自用的写字楼,以及其它的建设项目,我们一般不会投资。”

和自己将要着手的其它项目来比,高档写字楼的收益,又真的对他不具吸引力,而且,他还是坚持那个决定,非自用的地产项目,能不沾边就不沾边。

好几个部门的头头顿时有些蔫,因为新区的建设,基建方面的资金缺口最大。

“呵呵,我们都知道嘉盛集团的主业是高科技,他们没有地产部门,”大人笑着主动接过这个话题,“不过,工厂呢?你们在上海的那个锂电池基地的产品,现在好像有些供不应求,有没有计划在省城再建设一个新的生产基地?”

这样的项目,和高新区也很搭。

“如果有这样的计划,我们一定会优先考虑高新区。”

嘉盛的锂电池,现在确实是供不应求,已经是国内最好的动力电池品牌,除了自用,也为国内的一些高档电动车配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