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六章 审慎的乐观(第3/3页)

对着行长嘛,当然还是说金融方面的事,“不管是汇率、利率、信贷还是资本市场的政策,都会对房地产市场产生极大影响。”

未来国家对房地产市场的各种调控,主要还是通过金融机构来实现——虽然多半都并没有什么用,有时反而越调越涨。

“个人认为最重要的一点,是我国的金融机构,如何有效应对将来国际上促使人民币升值的压力。”

“如果顶不住压力,让人民币升值,那就和日本签订广场协议一样,会增加人民币的资产吸引力。”

“另一方面,人民币的升值预期,会吸引国际上大量的热钱涌入,不排除这些热钱也进入房地产市场,寻找套利的机会。”

后来,很多城市的地产开发商和政府,之所以不愿意降低房价,就是对国际热钱抱有很大期望。

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随着出口和贸易顺差的迅速增长,国际上已经有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呼声。

行长点点头,“其它的呢?”

冯一平赧然,“再真没有。”

再说,我就是说了,有用吗?

房地产问题不能解决吗?其实,对国家来说,难,也不难,真狠狠心,投入个几万亿,大建一批保障房,房价还会像脱缰的野马一样疯涨?才怪呢!

“不错,不错,还是很有见地,”行长喝着茶夸冯一平,“对大局的把握,你不但远超我带的博士生,也比一些知名学者还要全面客观。”

“行长您过奖,老院长……?”冯一平问了一句,提起了一个他们都认识的老人,马上觉得失言。

行长可以说是老院长的嫡系门生,80年代他在清华读在职研究生的时候,老院长亲自带过他的课。

可是老院长不是一般的老人,这样正国级的领导,即使退休,他的近况,也肯定是机密,怎么好随便过问?

“呵呵,他身体挺好的,”行长笑着说,这个问题他也不好多谈,“听说你在谋求一笔很大数目的贷款?”

可算听到你提这个问题,真不枉我今天来一趟。

“是的,我们目前和工行已经达成了初步协议,他们正在审查我们内地的资产。”

“用途呢?”

“我是计划购并美国的一家上市公司,我很看好这家公司未来的发展。”

“有这个想法是好的,如果顺利,这将是我们国内的企业,在海外最大的一宗并购行为,虽然知道你肯定有了周密的策划,不过,我还是要提醒你一句,这么大的项目,一定要筹划周密。”

“我们已经有了一些列的行动指南,将来会组建一个非常专业的团队,不过,目前,银行的融资支持,是最关键的。”冯一平差点就问出,贷款这事,行长你怎么看的话来。

但行长自然明白他的意思,“和你之前的态度一样,对这笔贷款,我也持审慎乐观的态度。”

冯一平听了真有些开心,这样的人物,能关心他这样的事,而且能说这样的话,那说明这事还是很有希望。

“行长您都这么说,那这也是一个好消息。”他把刚才行长的话,又复述了一遍。

秘书这时进来小声提醒,“国际司那边的会议在等您。”

冯一平忙站起来,“那我不打扰您的工作。”

行长看了看表,“给一平一张我的名片。”他对秘书说。

“以后有什么问题,可以直接跟我联系,发邮件。”

“谢谢!”冯一平很高兴,以前很少跟银行打交道,现在一不小心,跟管银行的行长建立了联系,这可是一个很有力的渠道。

……

与此同时,冯一平的那篇论文,已经在飞快扩散,中国房地产协会里,一些人正在义愤填膺的声讨冯一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