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一章 新助理(第3/3页)

“韩国同样不容乐观,韩国的经济,从制造业,到房地产、零售业等,都由少数的几个家族企业控制。比如韩国最大的零售商新世界,就是由三星集团董事长的姐姐掌管。它们有各方面的优势,比如物业成本、行政成本,包括人力成本。”

“人力成本?”

“他们自己国家的公司,很少有罢工情况出现,但外资公司,动辄就会遭遇罢工。”

这个好像还真是。

上汽将来就要吃这个苦头。

在大陆的韩资企业,都把他们野蛮的家长作风带了过来,什么搜身、下跪的,他们本土应该有这样的习惯,在本国公司上班的那些韩国人,对这一套可以说是甘之如饴。

但在这个极度排外,极度自尊到自卑的国家里,外资公司敢这样做一下试试?

就是正常的开除一个不称职的员工,搞不好马上就会导致罢工抗议,还分分钟切手指、泼汽油、自焚给你看。

“据我们了解,连沃尔玛和家乐福这样的零售业巨头,在韩国耕耘多年,投资巨大,其实到现在,还一直没有赢利。因此,韩国,我们觉得暂时也不是很理想的扩张地。”

“还有经济发达的地区,就是海峡对面的宝岛地区。那边便利店这种零售业态出现得很早,而且一直师从日本,同样很成熟,在它的一些主要城市,在不到100米的街道上,一般就会分布两到三家店。优势是两岸同根同源,不像日本和韩国那么狭隘排外,而且居民购买能力高,购物时更看重质地,而不是价格。”

这样说起来,周边比较富的国家和地区,岂不是都不太适合扩张?

再看看其它经济比较好的几个国家,新加坡,地方小,开店成本高;马来西亚,论起腐败来,它在全球数一数二,不太合适;泰国,除了经常有各种民众运动,军方搞搞政变,好像还可以……

“要走出去,肯定会面临各种竞争,如果有竞争就畏难,就退缩,那估计我们在国内也保持不了几年领先的地位,因为他们迟早会发展到国内。实力雄厚的对手,能让我们学习到很多新东西,激烈的竞争,能让我们快速成长起来,这该走的一步,一定要走。我初步确定,就海峡对岸吧,让各部门马上动起来。”

冯一平下定了决心,也做出了交一些学费的准备,不管怎么样,有佳的国际化,一定要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