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五章 怕下属的老板(第2/3页)

……

冯一平很高兴终于从老牌资本家手里捡了一个大漏,金翎却不太高兴。

“我看不出这项技术哪里值一个多亿,”她翻着手里的那份文件,对着电话说,“如何生产,市场在哪里,多长时间才能回本?”

她是真有点恼火,上个月,冯一平只给她打了声招呼,就发回来一个锂电池项目,让她统筹安排,只有一个要求,“尽快投产!”

虽然锂电池项目,麻省的那个教授,连生产工艺和生产设备,都有现成的方案,然而,一个新的生产厂的建立,哪是这么容易的事?

就一个选址,也挺费脑筋。

这样的高科技项目,再放在冯一平老家,目前显然是不合适的,因为这个项目对生产人员的要求比较高。

而且,将来投产后,一些配套工厂,都分布在沿海一带,又要考虑到将来产品的出口,生产地离港口又不好太远。

所以,她个人倾向于上海或者深圳特区,然而,嘉盛现在在国内,也有不小的名气,至少在省一级的招商部门,都知道这样一家不缺钱,但大手笔的公司。

而且新能源项目,现在在国际上,也是一个热点。

也不知道他们都是从哪得到的消息,反正郭教授他们来上海没几天,嘉盛在上海的办公区,就挤满了操着各种风格普通话的各地招商局负责人。

那些日子,她的时间连自己都安排不了,只要一到公司,就会有很多人等着求见。

而他们提出的那各种条件,也真让她眼花缭乱。

甚至,她老爸,金副主任,也头一次找她,为省里拉票,省里兴建的高科技工业园,正需要这样的项目。

而上海市政府,借地利之便,第一时间就出动一位副市长约见了她……

好容易排除各方面的干扰,刚把这事忙出一个眉目来,现在又来一个,而且这次,还说要建一家国际一流标准的研究中心?

“怎么会没有市场?你看看市场上那些琳琅满目的电子产品,只要有显示屏的,哪一样用不到玻璃?还有手表、各种仪表盘、面板……”

冯一平不歇气的说出了一大溜,“还有,你知道吗,以这种玻璃为基础,康宁曾经研制出了一种专门配套美国军用直升机的挡风玻璃,就是在军用上,也有很大的市场。”

冯一平这么一说,金翎在自己办公室里一扫,果然,这个用途还真很广泛,不过,现在的她,也不是那么好糊弄的,“我的手机,还是塑料屏幕,就算用处是多,可是你的这种,肯定是高档的吧,有几家公司能配套得起来?”

这个还真是,就是在将来的智能手机时代,康宁的大猩猩玻璃,也始终是那些高端手机才配备的。

“嘿嘿,你说的对,我也没想着就靠这一种玻璃包打天下,所以上面说的这些,其实都不是我们的主攻市场。”冯一平笑嘻嘻的说,反正将来就是只做手机频幕,就够够的。

“甚至现在也不用急着生产,不过,对我们来说,这样的一个全新的,而且有着广阔前景的领域,肯定不能放弃,所以,一定要先培养出一大批研究人员出来。”

他如果没记错的话,苹果的智能手机换代很快,而康宁的大猩猩玻璃,同样更新得很迅速,那是因为康宁和苹果园一样,在各自精通的领域,都有国际一流的研究人才和技术储备。

嘉盛目前在这方面还是空白,好在冯一平知道未来的方向,不用像康宁那样四处开花,只用召集一些人主攻一处,而且现在到智能手机时代,还有四五年的时间。

他相信,只要舍得投入,到那时,在手机频幕这一块,自家的水准,肯定是国际一流的。

未来的智能手机市场,生产智能手机的,不止是原本就相关的厂家,还有很多原本和手机生产不相干,但看到这一块商机的各路资金和人马,大家一哄而上,竞争残酷得很。